“明天我上山逮大鷹去!這虎不拉是逮鷹的看雀!”
“明天你上山逮鷹?不跟大春兒去放小鷹了?”
“嗯呐,開始過大鷹了,放鷹送貨的事兒,讓大春兒去幹,我得逮幾隻大鷹回來,等天冷了之後,逮野雞兔子啥的用得上!”
“你自己去?這玩意兒你會逮啊?”
文東咧嘴一笑,若無其事的說道:“嘿嘿,學了點皮毛。
網我都準備好了,待會兒天黑透了,再去村南頭李存孝家買兩隻鴿子,逮鷹用的東西就齊了!”
“打算去哪裡下網?”
“鷹鈎嶺!那邊山勢高一些,能逮到大鷹的概率更大!”
“當天能回來了嗎?”
“能,早上一早去,傍晚天黑前就回來了,應該要在山上呆幾天,啥時候逮到合适的大鷹了,啥時候回來!”
“行,吃了晚飯,我給你蒸進山的幹糧還有鹹菜!”
“好嘞,謝謝大姐!”
簡單交流一會兒之後,文東跟大姐大緻說了自己進山逮鷹的計劃。
鷹鈎嶺距離靠山屯并不算太遠,是方圓幾十裡範圍,山頭最高的一處場地。
上輩子文東每年秋天到了打大鷹的季節,肯定會過去一趟,運氣好趕上大鷹大過的時候,有過一天逮兩隻大鷹三隻雞鷹的光輝戰績。
吃過了晚飯,天色也徹底黑了下來。
文東讓大姐幫忙用杆兒挑着新栓的虎不拉,自己則帶着零錢,去了村南的李孝存家。
五毛錢一隻青年瓦灰鴿子,文東一口氣買了三隻花了一塊五毛錢,
趁着天黑,鴿子都回窩過夜的機會,打着手電筒很快抓好,雙手掐着翅膀根兒就拎回了家。
當天晚上,文東點着油燈,給虎不拉照了幾個小時燈花。
這老野還算性格穩定的,初步适應了人的存在之後,站在杆兒上乖乖的開了食兒,一小塊精肉下肚,明顯的穩當起來。
鷹在文東手裡都能操練擺弄明白,更别說這小小的虎不拉了,幾個小時功夫小家夥就被初步調理穩當了,拿來進山當看雀,已經勉強夠用。
忙完了進山前的準備工作,文東不到九點就熄燈睡了覺。
第二天一早,文東天不亮就從被窩裡爬了起來。
進山的工具包裡裝好瑣碎的物件,水壺、幹糧、鹹菜也在飯盒裡裝好。
然後帶上鷹網、小手斧、看雀,繩子,鴿子誘餌等逮鷹必備的物件兒,打好了雙腿的綁腿就趁着夜色出村上了山。
外面還灰蒙蒙的一片,但是文東已經走了不知道多少遍這條進山的山路了,心底一點都沒有懼怕的感覺。
沿着柴積道往鷹鈎嶺的方向前進,一路上幾乎沒有停歇。
大概步行一個多小時,天也亮了,文東也趕到了鷹鈎嶺的半山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