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鷹鈴铛,兩塊錢一個,大鷹的五塊!轉環普通的兩塊,盤腸三塊,南瓜瓣兒五塊!”
“這個顔色深一些的環子呢?”文東問道。
“這個不賣!這是老頭子自己留的傳下來的老物件兒,現在工藝失傳,做不出來了!”
“别啊,我可以出高價!”文東一聽不賣,立馬着急了。
文東不懂文玩古董啥的,但是他懂鷹具。
這四龍含珠的鷹環子,上輩子文東隻在網上看到過一次照片,是北京大玩家王世襄晚年拍賣過的一套鷹環用具中的一件兒。
當時可是拍出了超過七位數的天價。
“你…你能出多少錢?”
文東一摸兜:“五十塊,五十咋樣?”
大娘聽到五十塊這個價格有點心動但還是搖了搖:“老頭子就這點念想了,五十塊不少,但是這個錢也不夠救命的!
其他的鷹環也都能用,你從這裡挑别的款式吧!”
“大爺他咋了?”
文東聽到這話微微一愣。
怎麼聽話裡意思,好像孟大爺生病了,等着籌錢治病救命呢。
“唉,整天煙熏火燎跟這些銅疙瘩打交道,氣管跟肺都熏壞了!讓他去醫院看看,也不去!這些年,家裡也沒攢下多少積蓄”
聽到這話,文東想要撿漏買這個古董鷹環的心思,立馬就熄火兒了。
這種小衆行當不是到了兩千年後才開始消亡的,而是早在八十年代,已經式微。能耐着性子做一輩子鷹鈴铛跟轉環兒的匠人,值得文東尊敬。
“給大爺治病需要多少錢?出個價,我如果能湊出來,我就去湊怎麼樣?”文東很誠懇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