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黃家人又動員起來,全力以赴籌錢,去買王家兄弟手裡的改裝挂管槍。
第二天中午錢就湊夠了。
吃過了晌午飯,黃明仁揣着整理好的錢就去了王學民家。
不到半小時的功夫,黃明仁背着一杆外表看成色差不多八成新的改裝挂管槍從王家出來了。
等黃明仁到了家,三個兒子全都一股腦的圍了上來。
“喏,這是王家人的槍,買回來了!兜裡還有31發子彈!”
黃明仁把槍往桌子上一放,子彈在袋子裡摩擦發出刷刷的聲響。
“這就是那把挂管槍?怎麼看着有點舊啊!”黃三寶湊上來拿着槍端詳了一眼,微微皺眉。
黃明仁撇撇嘴:“你懂什麼!這種改裝槍不看槍托這些部位,這槍托是獵槍的槍托,真正最核心的部件兒是槍管兒!
瞅瞅這槍管,這烤藍!這膛線!這槍應該沒出多少力!”
黃明仁這話說的也對,也不對!
槍管确實影響子彈射擊後的精度,但是這隻槍管兒卻并不是他說的沒出力的狀态。
特殊渠道流出來的槍管兒,都是按照一定規程,符合報廢标準的槍管兒,比如說,已經達到了擊發壽命的槍管兒,按照正常的規程走了報廢手續,然後某些特殊的部門跟職位,才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東西。
至于為啥他們覺得槍管兒的賣相還不錯呢,說起來有一種取巧的法子。
精通改槍的師傅,會用一種手工制作的四棱工具,手工再對槍管兒的内膛線,進行一定程度的理順處理。
經過處理之後,膛線纏紋縫隙裡的雜質被清除,部分磨淺的紋路,也能得到小幅度的修複,顯得賣相會好一些。
如果你要問,這種理順膛線的手藝對槍支精度有沒有提升,稍微有點用,但是聊勝于無,等再打個百八十發子彈之後,槍管兒的精度還是會慢慢的回歸磨損後的狀态。
這裡面的細節,黃家爺們四個可是一點都不懂的。
黃三寶撅開槍膛,看了一眼處理很幹淨的内部構件,又貼着眼睛瞅了一眼膛線管兒内部纏線,然後沖着老爹點點頭。
“這槍管兒看着還真挺新呢!咱去河邊放幾槍試試?”黃三寶慫恿道。
黃二寶也應了一聲:“走,新槍買回來,肯定得放幾槍試試咋樣!手裡家夥如果不了解性能,上了山可太危險了!”
倆兒子都這麼說了,黃明仁略一遲疑點點頭:“走,試試槍去!如果有毛病,也好早點去找王家人!時間拖久了,可就沒法再去找人家了!”
達成了共識,爺們兒四個帶着槍跟子彈,就浩浩蕩蕩的出了家門兒,直奔村外民兵打靶的河灘荒地。
等到了目的地,黃三寶迫不及待就将槍膛打開,然後小心翼翼的手動塞上一顆子彈。
瞄準,射擊,随着扳機扣動,隻聽到砰的一聲槍響,四五十米外的一棵山楊樹樹幹上,被子彈打出一個彈孔。
黃三寶将槍遞給老爸,然後一溜小跑就到對面靶子的位置查看細節。
“嘿!還行,打中了!這槍還挺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