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沖出去的狗幫那邊,頭狗大黃鎖定了野豬群的氣味信息之後,撒開了四條腿兒在林子裡一通狂奔。
在頭狗的感官當中,野豬群留下的新鮮氣息極為鮮明,追上隻是時間問題。
頭狗大黃帶着三條幫狗一連翻過兩條山梁子,很快就發現了野豬群的位置。
狗子距離野豬群至少還有幾百米遠呢,卧在那裡還沒起床的野豬群頭豬就發現了獵犬的接近。
追兒!
老母豬一聲示警,立馬翻身從窩裡爬了起來,渾身肉浪翻滾的朝着遠處狂奔。
聽到老母豬的示警聲,豬群裡的其他小豬跟青年豬,立馬條件反射般的啟動跟上,七八頭野豬組成的豬群,好似逃荒的難民似的,在山塘陰坡山腰的位置悶頭狂奔。
大黃在豬群啟動的瞬間,就聽到了它們的叫聲,仰頭汪汪叫了幾聲,四蹄兒追擊的速度又快了幾分。
李振山說的挺對,獵犬在山裡的奔跑速度是要明顯比野豬快的,隻要方向沒錯,騷路沒斷,狗幫追上獵物隻是時間問題。
大黃步伐靈活的在林子裡左突右沖,跟前方豬群的距離越來越近。
很快,它就看到了那頭差不多三百斤的老母豬,以及旁邊跟着的大小青年豬。
看到了正主,大黃毫不猶豫就加速沖了上去,逃跑的野豬發現了獵狗接近,一瞬間就慌亂起來,其中個頭比較小的黃毛子小豬甚至放棄跟着豬群大部隊,吃力的朝着山脊位置狂奔逃竄。
在這裡,需要特别說一條不起眼的細節。
在以溝塘山林為代表的地形裡,爬坡是速度最慢的一種逃跑方式。
溝塘分陰坡陽坡,不管哪一面兒,因為坡度的存在,想要爬上去,耗費的時間都要比平着在山腰奔跑,或者下到溝底狂奔更長。
有時候,追得上追不上,就差那麼幾秒鐘的時間。
這不,大黃原本鎖定的是豬群裡的老母豬,但是看到兩頭黃毛子選擇脫離豬群爬坡逃竄,立馬放棄原目标朝着黃毛子野豬沖了過來。
這兩頭黃毛子野豬撐死有個八九十斤的樣子,看着體格子也不比獵狗小,但是沒有實戰逃竄經驗,完全就是生瓜蛋子。
大黃速度極快的幾個縱躍追了上去,毫不客氣一口就咬在了其中一頭黃毛子野豬的屁股上。
一口咬結實,立馬瘋狂的甩頭破壞對方的平衡,幾次甩頭過後,黃毛子野豬瞬間摔倒在地。
眼看暫時留下一頭獵物,大黃果斷松口,然後換口去咬黃毛子野豬的脖頸。
野豬這種動物,腦袋大,脖子約等于沒有,鎖喉這種招數不太好用。
但是大黃經驗豐富,一口就精準的鑲在了黃毛子野豬的脖頸頸動脈位置上。
随着狗吻的收緊,野豬動脈回流明顯受阻,越掙紮越缺氧很快掙紮的力道就緩和下來。
下一秒,其他幾頭幫狗也趕到了,立馬圍着被頭狗大黃降服的獵物一通撕咬。
大黃保持着降服的姿勢一動不動,足足持續了十秒鐘之後,這才松口,地上的黃毛子野豬已經被狗幫撕咬的鮮血淋漓,眼看是活不成了。
再看頭狗大黃,留下一頭黃毛子野豬之後,立馬松口四處嗅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