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1頁)

馮姝月滿意地想,至此自己終于能夠徹底放心了。

崔蕪果然是沒有重生的。

想來也是,這等大氣運,哪裡是人人都能擁有的,也就是她馮姝月這樣得上天垂憐厚愛之人,才能有此機緣。

這次,她定會好好珍惜母親留給她的财富,再加上她從前世得來的預知,看誰還能跟她相較!

她甚至還知道崔蕪是如何幫着皇上迫使太後撤簾還政,知道皇上為何會對崔蕪動心。

此生,她簡直是占盡了所有先機,何愁不能得到皇上寵愛,又何愁不能坐上中宮寶座!

等皇上愛上她,不管馮家如何,她馮姝月就都不會死了,她今生注定風光無匹!

“崔四姑娘說得是,這首較之先前那首,确有不足之處,”喜事在前,馮姝月也不吝跟崔蕪客氣幾分。

她當即施禮道:“多謝崔四姑娘指教,我這就回去再推敲一番,便不打擾姑娘雅興了,稍後詩會再聚。”

她說完便心情雀躍地跑走了。

崔珍滿面狐疑地走過來,“她今兒怎麼這麼開心啊?不會是中邪了吧。”

她沒忘記母親說的話,雖然馮姝月不投她的脾氣,但若是堂妹想跟她結交,崔珍便不願打攪。

之前的賞菊宴,褚妙清明擺着是記恨上了崔蕪,雖然崔蕪跟她說褚家姑娘不可能有機會進宮,但事涉崔蕪,饒是崔珍本性樂觀,卻也總是忍不不住想,萬一呢,萬一堂妹這次算錯了呢?

她想,若是褚妙清真的入了宮門,那有馮姝月這個半隻腳已經踏進後宮的人做手帕交,到時褚妙清再想為難崔蕪,便也要有所顧及。

崔蕪挽過堂姐的手,臉上同樣笑意深深,她道:“大約是馮姑娘發現了一件很值得欣喜的事情吧。”

姐妹兩個又說了一會兒話,便有丫環婆子來請,道是詩會要開始了,請姑娘們移步花園。

崔琬跟定國公姜家的大姑娘搭上了話,正滿臉溫婉小意地跟在她身邊交談,沒工夫搭理兩個妹妹。

崔蕪和崔琬跟在引路的丫環身後,穿過了幾個月洞門。

夾道古松之後,馮家花園别有洞天。

各府太太姑娘們一路穿過移步異景的連廊,終于在水榭落座,紛紛誇贊起馮家宅院的匠心獨具。

陶氏沒有被衆星捧月般的吹捧沖昏了頭腦,笑談之間,已經将在坐諸位的府邸誇獎了個遍。

馮姝月終于姗姗來遲。

太太們都知道馮家對送女入宮志在必得,一時也沒有人計較這位未來娘娘的失禮之處。

馮姝月剛剛解除了心頭困擾,正是志得意滿,躊躇滿志的時候。

她坐定之後,揮毫便是兩首千古佳作。

太太姑娘們紛紛誇贊,陶氏便按着公爹的吩咐,叫丫環們抄了拿去二門,再由前院的清客相公們謄抄遍傳京師。

有她珠玉在前,姑娘們都默默收起了筆。

崔琬攥着湖筆,不由想起了她昨日在崔蕪面前言之鑿鑿,說自己有本事得中魁首,此時臉上不由臊得陣陣發熱。

但她轉念又想,這幾首詩,如此沉博絕麗、沉思翰藻,相互之間,風格差距又如此之巨大,難道真的全是馮姝月這個昔日草包親手所創嗎?

崔琬輕輕垂下眸子,掩去了其中的猜測和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