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1頁)

老夫人便又命人将府裡其它幾個庫房的冊子全都拿來,先是各類擺設,再是绫羅綢緞,然後是翡翠石頭、珍貴花草

林林總總成千上萬的名目,兩個庫房的冊子還沒看完,老夫人的精力已經有些支撐不住了,她就擺手叫崔蕪,“我不耐煩看這個,你拿去選,挑好了直接給我瞧吧。”

芙蕖趕緊過來扶老夫人去榻上歇息。

宋媽媽把冊子疊好,放到崔蕪面前,玉書便鋪好用來列禮單的紙,站在旁邊給崔蕪磨墨。

滿屋子的丫環婆子,連帶臨時受命的崔蕪本人,都面無異色。

蔣氏看得暗自稱奇,别家這個年紀的姑娘,大多還都跟在主母身邊學着如何掌家理事呢,哪有能夠獨自去處理這些事情的。

雖然表面看起來不過是在挑選謝儀,但裡面的學問可大了去了。

同一樣東西,可能送到這家是十足的情意,送到另一家就結了化不開的仇怨,就連誰家多一分,誰家少一分,都是場難解的人情官司,全看挑選的人如何揣摩了。

不過如今做事的人是崔蕪,蔣氏就又覺得,好像讓個豆蔻之年的姑娘獨立去拟謝儀單子也沒什麼值得奇怪的。

聿哥兒下了學,伏在案頭另一側看着崔蕪列禮單,面上不由浮現出豔羨之色,“這些字,小姑姑全都識得嗎?”

他下眼睑有淡淡的烏青,這是經年挑燈溫書留下的。

崔蕪摸摸他的頭,溫柔道:“聿哥兒很快也會全部都識得的。”

聿哥兒跟着嚴肅地點點頭,重複道:“聿哥兒很快也會全部都識得的!”

雖然他不知道祖母為何時常将他拘在屋子裡,不準他去家塾進學,但他一直有在努力溫書。

他長得很像崔晉,尤其是那修長舒朗的眉眼,溫潤柔和卻又堅韌無匹。

崔蕪在他這個年紀時,無論闖出多大的禍事,都是有大哥哥護着的,可是聿哥兒尚在襁褓之時,便永遠失去了他的父親。

崔蕪招招手叫他過來。

不知道為什麼,生人面前一向有些腼腆的聿哥兒,竟對崔蕪這個幾乎未曾謀面的小姑姑很是親近。

他走到崔蕪身邊站定,崔蕪就将垂髫稚兒小小的身子摟在懷裡,一邊列禮單,一邊教他認字。

她教得很認真,他學得也極快。

蔣氏坐在旁邊,不知不覺濕潤了眼眶。

她多麼希望今後的日子都能如今日這般。

可是她心裡很清楚,這是不可能的。

犯了錯的丫環婆子們可以送去莊子上做苦力,但犯了錯的大太太卻總有走出松雲居的那天。

崔家不能有個賣官鬻爵的媳婦,宮裡的孝惠太子妃不能有個不賢德的母親,甚至就連聿哥兒,也不能有個沾了污名的祖母。

侯府隻能遮掩下大太太的罪名。

總有一日,老夫人會讓大太太“病愈”的。

蔣氏隻能盼着這一天來的晚一點,再晚一點。

閑暇時光過得飛快,三日之後,崔珍終于痊愈了。

除卻“養病”的大太太和尚在禁足中的崔琬,侯府大大小小的主子們齊聚松鶴齋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