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教授發圈了!這是顧言?!】
【他回國是來主持建築學會年度論壇的?!太牛了!】
【我記得他大學時就很有想法!】
【什麼情況?之前不是有人說他資質平平才去小工作室嗎?怎麼又說他放棄瀚海offer了?!】
截圖引發了海量讨論。
好事者已開始搜索我的名字。
在八卦了我和姜雪甯多日的情感糾葛後,
他們終于将目光投向我國外的七年。
"是真的!顧言是普利茲克獎得主霍爾的關門弟子!前年他主持的"光影博物館"項目拿了國際金獎!"
"他在外網建築論壇是頂級大v!好多專業期刊都專訪過他!"
"你們結構組不知道吧?顧言當年是我們那屆概念設計最高分,瀚海和幾家海外名校的offer都拿到了!"
最後,一個當年同組的校友冒出來說話。
我們那屆,概念設計和結構工程分組教學。
信息并不完全互通。
姜雪甯隻知我拿到了不錯的offer,
卻不知,那些邀請的分量,
早已足夠我與他比肩,甚至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