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打開關閉依舊的朋友圈,上一條還是大二暑假旅遊的動态。
我将允許查看朋友圈範圍,從「最近三天」修改成「最近半年」。
謹慎思考過措辭,發出一條朋友圈:
【秉承為母校貢獻一份力量的初心,參與宣傳片的拍攝。得到大家的關注和喜愛,本人感到受寵若驚。不過,我與崔億同學隻是普通校友關系,私下也沒有過多往來。希望大家可以抱着對愛情的美好期待,專心經營自己的生活,去追尋更好的未來。】
發出後,我就踏實睡覺。
淩晨,李倩把我叮咚醒,讓我看看咋回事。
我打開朋友圈,很好,有了很多條反饋。
其中一條是:【姐姐,我們都懂。】
不知道這條信息觸發了什麼開關,李倩微弱的【本尊澄清!】被淹沒在如蛆的評論裡。
【我們都懂!】
【我們都懂!】
【我們都懂!】
都是認識的字,偏偏看不懂,越看越惡心。
他們懂什麼了?
很快李倩給了我答案,她發來了表白牆的截圖,上面有人用我的這條朋友圈截圖發帖。
下面的評論揭開了我的疑惑,他們說:
【學姐是狀元出身,形象使命太重,所以這個聲明我們都懂的。】
【一定是父母幹涉太多,理解理解。】
【看到姐姐從老師辦公室出來,就有不好的預感。】
【什麼?畢業後官宣是吧。我又讀懂了。】
我怔忪半晌,被他們的腦回路炸得頭暈眼花。我鄭重其事的聲明就這樣打了水漂?
越往下看,我心涼得越透。
【你的聲明很官方,你的心意藏不住。】
你确實不能說一個不存在的東西藏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