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看到昔日的右将軍劉承翊,卻是沒什麼好臉色。
早在我們回來之前,宋雲初便聽我的吩咐在軍營裡羅列了劉承翊的條條罪狀。
這些将士們跟着我們出生入死是為了掙個從龍之功,結果劉承翊轉頭就背叛了宿州軍自己一個人偷偷投靠了靖王,他們每個人現在都恨不得從劉承翊身上扒一塊皮下來。
最終,劉承翊被卸了軍權,關押在大牢裡。
他的親信若有及時悔悟的我們也沒追究其責任,至于負隅頑抗的一并壓入了大牢。
解決完内部問題,在沈臨舟的主持下詳細制定了作戰計劃,正式将我們這支軍隊稱為勤王軍。
而真正的紛争也開始了。
靖王的惠州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拿下了荊州、徽州和衢州,周邊幾個勢弱州府見靖王勢如破竹紛紛主動歸順投降。
很快就在軍隊人數和領土數量上超過我們勤王軍。
而我們除了之前就已歸順的錦州和宿州還有揚州之外,此前沈臨舟和信王曾到過青州和徐州,統轄兩州的藩王沈玉因沈臨舟相救才活下來,自是站在我們這邊。
人數上是有些差距,不過實力卻是旗鼓相當。
而其餘勢力都不足為慮。
就這樣,雙方誰也不讓誰,一年時間,一路大小摩擦不斷,兩軍交戰幾十次,偶爾打打蹦跶出來的其餘勢力,然後一直僵持到了離京城最近的宜州。
宜州是淑懷大長公主的封地。
如今六十高齡的淑懷大長公主曾随着太祖皇帝上過戰場,手底下掌管着五千玄甲軍精銳和一千虎贲軍,個個都能一打十。
她不打入京城隻是因為曾經為了救她驸馬和孩子在先皇面前立誓絕不帶兵入京。
我們都沒打算強行攻城,不僅是因為對上大長公主的精銳會損失慘重,更重要的是我們都看上了她的那批精銳。
她會是我們最大的阻力也是最大的幫手。
要是誰能把她拉到自己的陣營,那這天下就唾手可得了。
兩軍于宜州城門前對峙。
打了一年之久,很清楚對方的實力,也确實打不動了,所以都在等對面先動。
就在兩軍僵持不下時,有人在城門上喊話。
「大長公主有令,請兩位殿下與兩軍主帥入城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