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這扇子上,謝凜謝辭和夏疏影像牽着手的一家三口,而溫梨初就是個躲在角落裡的小人。
溫梨初在心裡無聲地歎氣。
這小人,還不如不加!
這就是藝術反映現實嗎?
畫上的場景,和現實的處境幾乎一模一樣。
她就是那個躲在暗處偷窺的“小人”。
溫梨初的心已經恢複平靜,她沒再說什麼,隻是低着頭給扇子上的輪廓上色。
謝凜神色慵懶地看過來,眸光落在謝辭的畫上,輕輕嗤笑了一聲,“這畫上人也太多”
溫梨初冷冷地斜了他一眼。
是嫌畫上的“她”多餘礙眼嗎?
雖然是事實,但既然已經畫上了,也不可能塗改。
溫梨初捏緊了畫筆,給代表自己的“小人”用力地畫上了陰沉的顔色。
最後大功告成,謝辭拿着這柄扇子愛不釋手,怎麼看怎麼喜歡。
他想着,雖然他一直覺得,自己有疏影阿姨就夠了,但如果真的像這扇子一樣——
不僅僅有疏影阿姨,還有媽媽的存在
好像也不錯。
畫好扇子後,便到了今天親子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
固定節目,煽情環節。
教室裡,頓時響起了煽情的音樂。
女老師的聲音細膩又溫柔,訴說着父母的艱辛偉大,父母的無私付出,以及對孩子的無限疼愛
“你們試着回想一下,和爸爸媽媽相處的點點滴滴,他們為你做的每一件小事”
老師的聲音循循善誘,謝辭則忍不住閉上了眼睛。
原本混沌晦暗的男孩,仿佛湧出了些許帶着光亮的記憶。
這些記憶,很陌生,但也很熟悉。
“小辭,你開口,跟着我一起說。”
“小辭,這個字你認識嗎?你這麼聰明一定能記下來。”
這些是什麼時候的事?
好像并不是他經曆過的,但這些記憶的主人公,分明正是自己。
朦朦胧胧中,這溫柔着對自己說話的女人,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