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3頁)

芬娘帶着孩子們去豬肉攤,一問價錢,人都傻了。

往年一斤肥瘦相間的上好五花肉,最多也就三十五文,不帶肥肉的純瘦肉也就二十文出頭。

如今鬧災物價飛漲,最次的肉也賣到四十文,咬一口能流油的五花竟賣到六十文!

雖說手裡有了點兒錢,可買這麼貴的肉還是讓她咬了半天牙,也隻敢要了一斤沒什麼油水的豬前腿,花了四十八文。

“我說這位大嫂,你一家子幾口人,就買一斤肉能吃出個啥?”

五大三粗的老闆粗聲粗氣的吆喝,“再來一斤,我給你便宜幾個子兒。”

芬娘趕緊擺了擺手,“不、不用,孩子們嘗個肉味兒就行了。”

“這年頭,買賣就沒法做!”

老闆無奈的歎了口氣,用草繩穿上肉丢給她,随手把一堆切的亂七八糟的豬下水扔進了盆裡。

“老闆,這些下水賣不?”

芬娘眼睛裡閃過一抹亮色,忙問,“你便宜些,我全都要了。”

“賣倒是賣,不過下水可難洗,弄不好一鍋都臭哄哄的沒法吃,回頭你可别來找我。”

老闆瞥了一眼髒兮兮的噴子,嫌棄撇嘴,“拿三十文,都給你。”

“多謝多謝!”

芬娘如獲至寶,不顧嗆人的髒臭把一盆子豬下水都抓進了背簍裡。

因為腥臭和豬身上特有的臊味兒很難去除幹淨,人們很少吃豬下水。

一般都是有錢人家買回去喂狗的。

但她有法子,能讓别人嫌棄的下水變成美味,這樣孩子們都能多吃上幾塊肉了。

背着沉甸甸的簍子再去亮點,一路上人人嫌棄的捂着鼻子揮手,但芬娘的臉上卻洋溢着笑容。

再去糧食鋪子。

因為旱情延續,糧食抽穗灌漿的時節久久無雨,不但米面細糧漲了五文錢,連高粱豆子荞麥這些粗糧都漲了三文。

一斤碾好的白米賣到十五文,篩過去糠的細白面更是賣到十八文一斤。

想着給孩子吃些好的,芬娘狠下心買了兩斤米一斤面,又要了十斤便宜的雜合面兒。

這一下來,沉甸甸的錢袋子似乎輕了不少。

“長安,給你十文錢去買點兒粗鹽,我去藥鋪子給你爹看看藥。”

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珠子,芬娘滿眼期盼的往藥鋪走去。

金創藥就是大武活下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