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是早就做好,等着孩子們回來吃的。
不過是些鹽水煮野菜,豬油渣炒白菜,蘿蔔炖豬肉。
這些菜在村裡已經是天花闆級别了,可龐家少夫人吃慣了山珍海味,芬娘隻怕人家吃不慣這些粗糙的菜式。
她趕着挑了塊最嫩的裡脊肉,細細的切了片,用厥根粉做芡調糊抓勻,蔥姜爆鍋用寬油滑炒,臨時做了盤小炒肉。
又讓老三拿了六七個雞蛋,和着點子厥根粉芡水,打了滿滿一盆子。
鍋底到了寬寬的豬油,等油冒煙就把雞蛋液繞着鍋澆進去厚厚的一層,竈台底下撤一些火蓋上蓋子悶着。
不出一刻鐘,一盤子金燦燦,漲起寸高,厚厚的漲雞蛋就出鍋了。
勉強湊了兩三個拿得出手的菜,芬娘便招呼周瑩和孩子們過來吃飯。
周瑩出身巨商富賈之家,家中飲食一向食不厭精脍不厭細,從沒吃過一頓粗糙飯菜。
可她非但沒有絲毫嫌棄這頓農家飯,反而被芬娘的廚藝震驚了。
吃着飯,她才緩緩說起心裡的愁苦。
周瑩和龐家二少爺龐世勳,在親戚家的一場宴會上認識,一見鐘情。
兩人書信來往了半年多,龐家很快就讓媒人登門提親。
家中父母和兩個兄長一開始都不同意這親事,一來龐家老爺子已經告老還鄉,龐世勳雖精通醫術,可一直籍籍無名,連個拿得出手的官職都沒有。
而周家卻是京城響當當的巨賈之家,門不當戶不對。
二來成親就要遠離京城,遠嫁幾百裡,家裡沒人舍得。
可周瑩鐵了心喜歡上她的勳朗,不顧家人反對還是磨着父母答應了這門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