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大手筆!
就是,她之前萬萬沒想到這事還牽扯到了太子。
隻查到兵器,卻沒查到私兵,相當于隐患還在,也難怪剛剛她見裴驚蟄面色有些憔悴,想來确實是頭疼。
她知裴驚蟄是皇帝的人。
裴驚蟄這般執着往深入查,那麼?說明什麼?
說明皇帝已經有廢太子的打算。
她也知這事非同小可,緩了下心神,她努力回憶着前世有可能與之相關的細節。
前世,确實沒爆出來太子養私兵之事,甚至西山礦山私造兵器這事都沒有牽連出太子。
那麼隻有兩種可能,一是,前世來查的官員報一半瞞一半,二是有替罪羊,替太子扛下了。
前世一年後,皇帝身體日漸衰弱,随之幾位皇子之争趨向白熱化——
再又一個兩年後,冬末。
皇帝廢太子之前突發惡疾駕崩,太子瞬息之間控制了朝堂,成功登基。
登基後,太子的暴虐性子不再遮掩,實施暴政,大力打壓世家大族,奪兵權,削藩,推崇酷刑------
底下民衆怨聲載道。
外祖一家當年因在奪嫡中保持中立,不肯接受拉攏,後期也遭到新帝報複,雖是保全了大部分族人的性命,卻也沒落得好下場。
新帝在位三年末,被裴驚蟄手持先帝遺诏,聯合朝臣把其拉下馬,廢帝另立。
扶持幼帝登基------
至此維持六七年的朝廷動蕩才得以平息。
想到這裡,宋今瑤不由得呼吸一滞,這裡面很多事件,她都是在前世時候,通過書信從小舅舅那裡得知的。
這其中的朝堂變遷,說起來寥寥數句,但其中的血雨腥風豈是幾句話幾段字便能體現的?
就好比裴驚蟄,一路沖殺下來,雖後期位極人臣,地位崇高,但也是以殘缺之身入的朝堂------
史上唯一一個不便于行的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