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死了!駱辛孺身無分文,漫無目的地沿着官道走,終于在天黑時分找到一戶人家。
他掏出身上的吏部腰牌,半強迫半誘惑的讓人趕着牛車送他往京城方向趕。
在輾轉四趟牛車、騎驢三次加徒手爬山兩座後,他終于望見京城的影子,激動的一屁股坐在地上,此時已是三天之後。
不就是想和誠郡王搭個話嗎,至于把他扔山坳裡,曆經艱辛才看到京城的門樓?七星閣的人果真可惡!
班師人馬早就在兩天前回京,一路極盡榮耀。
入京門樓早就紮上了大紅綢子迎接凱旋的英雄們,紅緞喜慶,在明媚的陽光裡格外耀眼。
入京後沿街歡騰,有的百姓還給兵士們送雞蛋送饅頭。
錢串子跟在趙景天馬後,樂此不疲的抱拳向百姓緻意兼顯擺,嘴上還裝謙虛:“保家衛國罷了,不足挂齒,不足挂齒。”
百姓們注意到這位一心為民的百夫長,紛紛上前表示慰問,饅頭地瓜塞他滿懷。
錢串子本能盤算這一懷抱的東西能賣多少銀子,能贖回多少地。
再一看雖然是百姓珍貴的心意,也并不值多少錢,隻得硬着頭皮一路抱着,占的雙手都沒法牽馬了。
行至皇宮門口,最高規格的禮炮過後,弘景皇帝元琛率百官親自迎接。
英王爺帶衆人下馬跪拜:“老臣見過聖上,聖上安好。”
“五皇叔快快請起。”弘景帝實打實的過來扶他一下,“北境全線收複,皇叔功高至偉。”
“北境能收複,全憑聖上英明,将士賣命,老臣豈敢居功?”英王一向低調。
“五皇叔過謙了。”弘景帝轉頭看向旁側,“元溱?”
元溱低頭行禮:“聖上安好,臣弟回來了。”
他不是弘景帝的親弟弟,但倆人打小一起讀書一起長大,感情非常好,故皇帝特準他自稱臣弟,搞得皇上同父異母的親弟弟、晏太後的親兒子元铎一向不爽。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弘景帝難掩激動,“走,五叔,去慶功朝會。”
正陽殿内,皇帝給皇叔和堂弟賜座,同坐的還有二皇叔及田勢坤,其餘主要将官和文武大臣站在台下。
弘景帝自然是對老王爺為首的北境軍一通贊揚,然後是論功行賞。
将官們的功績已由老王爺呈報上來,待吏部及中書省核察用印後便可下發實施,皇帝當庭的獎賞是給自己親叔叔的,他一擡手,自有宦官持明黃聖旨上來宣讀,英親王元奚鳴由五珠親王升為七珠親王,仍統轄北境軍。
七顆東珠鑲嵌在王冠,已經是親王級别的最頂了。
英王不敢受,連呼擔不起。
他上頭還有二哥呢,二哥也是五珠親王;而弘景帝的親弟弟襄親王元铎隻是三珠親王而已,元铎可是母後皇太後晏氏的親生兒子,要不是本朝是長子繼承制,恐怕皇位都是元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