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看一看
赤兔馬突然嘶鳴一聲,他意識到此舉十分幼稚,趕緊把信重新放入懷中。
喬伯母能說他什麼呢,大家相見不過一刻鐘,最多和喬楚一樣,評價他是個“好人”。
行,占着個好字就行,他就有希望和來日。
回王府,照舊是走上層路線,赤兔馬拴在春南坊讓人去牽就是,此時已是午時,王府門口必是人口熙攘。
剛翻進院中便遇見王昌九,王管家驚呼着朝他奔來,“爺您可回來了,老王爺着急入宮,等您等的心焦!”
元溱擡腳往前院議事廳走,口中卻是在說不相幹的事:“你命人給華光寺送一批過冬的炭火和冬衣,還有一衆菜蔬吃食。再告訴住持,開春後我英王府動工修繕華光寺,請住持早做調配。”
“爺您這是要把華光寺劃成王府後院,啊不咱王府的結緣佛寺嗎?”王昌九跟上他。
“怎麼,不可以?”元溱斜睨他一眼。
“可以可以,老奴就是詫異您去一趟華光寺,回來就和那裡結上親戚了,這速度可真快!”王昌九趕緊應承上,心說世子爺可千萬别誤會他的意思,他真的是詫異,不是覺得他還沒正式接管世子之位,懷疑他不能主事。
元溱懶得喊他計較,他操心着華光寺的吃喝,自己卻是一直餓着肚子,沒吃早飯便罷,估摸午膳也夠嗆了。“我着常服見客可行?”
“爺,您的郡王冠服準備好了,在議事廳的偏廳。”王昌九答道。
元溱略一思索後否定,“算了,父王必然等不及我更衣,就着常服吧,反正這是在自家,不是在朝堂。”
他進議事廳,英王立馬起身,“諸位,本王有要事入宮面見聖上,失陪失陪,就由溱兒替我招待諸位吧!”
說完在一片恭送聲中走人,走的毫不拖泥帶水,可見确是等不及了。
元溱和衆人打招呼,“七叔安好,姨丈安好。盧世伯許久不見”
他着常服,喊得都是親熱稱謂,不是那冰冷的官職,衆人紛紛笑着回禮。
七皇叔元奚和笑道:“溱兒三年未見,當真是成熟許多,也未丢失俏皮本性,這三年過的可謂心底透亮澄澈。七叔先恭喜你一聲,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有勞七叔挂念。侄兒從胡楊城覓得上等泾化宣紙,已派人送您府上了。”元溱彬彬有禮,有心有意。
“甚好甚好!本王一聽就心癢的不行,想即刻回府聞聞那久違的紙張味道!”元奚和興奮道。
胡楊城多樹木,樹木樹皮是制造紙漿的好原料,胡楊城屬于中原時,原本就被叫做“紙都”,京城達官貴人所用宣紙大半來源于此地。
城池被涼國侵占後,這供應自然就斷了。
衆人一聽,紛紛露出羨慕之色,隻有元溱的姨丈大人渤祭酒笑而不語,瞧這群老小子給激動的,不就是泾化宣紙嗎,他家裡有一大車,老兒子渤碩自北境帶回來的!
捋捋胡須,渤祭酒得意開口:“此紙層次分明,骨氣兼蓄,濃而不渾,淡而不灰,實乃宣紙中的上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