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他這一鬧騰,梵王府自然上下不安,梵喜倔強,說甯可嫁給平民也不嫁于地位顯赫但做派不佳的二皇子,故緊急在求親者中選拔良婿,當時忠順伯府的繼承人喬北堃脫穎而出。
喬北堃當時在軍中不過是五品守備官,于他不到二十的年齡來說已是人中龍鳳,于郡主的地位來對比确實不足為道,但郡主一眼看中他的厚道樸實,認為他大有前途。
于是二人緊急大婚,在元奚嘯踏入皇宮求賜婚的那一刻,二人已入洞房。
婚後喬北堃不負郡主青眼,屢立戰功,層層上進,四十出頭時已是北境戰線的統線主帥,一般稱為喬大将軍。
喬家門第也跟着躍升,從伯府升為一品軍侯府,得先帝親筆欽賜:護國柱石。
夫妻二人恩愛有加,先後誕育三子一女,喬北堃也未納妾。
要不是後來在軍中意外陣亡,喬北堃後來必會獲封異姓王,這是三年前英王挂帥出征時,當今聖上親口所言。
喬家後來的輝煌及沒落是後話,單說二哥元奚嘯聽到心儀女子出嫁後的反應。
他請求賜婚梵家女,先帝沒答應,說剛知曉他在東境的鬧騰之事,嫌他丢盡皇家臉面,動搖地方守土将士的軍心,父皇身為一國之君,國家大局為重,怎會強迫梵王低頭?
元奚嘯沒達目的怎會罷休,賭咒發誓娶梵家女後會收心,會入朝做事,誰知誓言剛喊到一半,内務府來人說梵王嫁女文書送到,請問陛下是否按照郡主規格添嫁妝随禮?
先皇把文書摔在元奚嘯面前,低聲怒道:“郡主匆忙低嫁,都是你幹的好事!”
元奚嘯顫抖着打開那文書,難以自制的流出浪子的眼淚。
先皇走到内務府首領太監跟前,吩咐皇家以公主規格添置嫁妝,并即刻升喬北堃為三品懷化将軍,拟駐守北境。
這是在替元奚嘯找補漏洞,安撫東境梵王,擢升并調離梵家女婿,免得老二以後在京中找喬北堃的茬。
先皇以為這樣做事情便會平息,不料後來的兩件事仍舊出乎他意料。
一是婚後梵喜便跟着喬北堃去北境鎮守,逢年過節才回京中伯爵府第居住。
二是二皇子元奚嘯留下一封信後去了江南,流離在煙花柳巷一年才回來,回來便請父皇賜婚,哪個女子都成,他要成家,做個規規矩矩的皇室中人。
後來元奚嘯娶廣川侯府的嫡女為妻,真的收心過起日子,也沒找過喬家的事,還慢慢學起朝務,現擔當太仆寺卿,負責馬匹馴養。
倒是他的正妻,廣川侯府的嫡女雲氏對老二的過往耿耿于懷,尤其是看梵喜不順眼,每每在京中相遇,總要針鋒相對一番。
講完二哥的故事,英王感歎一句:“人總有年輕的時候,年輕總會做沖動的事,迷途知返就好。”
元溱:“年輕未必一定沖動,也可能有深思熟慮的決定呢。”
他話中有話,英王側頭看他一眼,“比如你?”
“比如我。”元溱堅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