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來,别過後不認,生瘡後賴别人不怨自己。”趙景天扔給她一張處方紙。
寫就寫,寫完還摁上手印,元彤和當年的渤碩一樣,被擅長激将的趙景天帶了節奏。
她很興奮,覺得平生第一次遇見對手,值得她拼盡全力弄死他的對手。
元溱無語的看着長姐,她那張平日裡死水一潭的臉終于有了生氣,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一小插曲後是承諾的怡情小酌,喝的是賓主盡歡。
可惜渤碩沒來,他雖是五品小官,但得兢兢業業的上朝,因為陛下特許他站在朝堂内,而不是跟其他平級的官僚們一樣站在朝堂外等候吩咐。
小酌剛結束英王回來了,他記挂着王妃的眼睛,自是先去探看一番,又帶渤文瀚和渤碩父子去元溱的須彌堂。
這麼急,正在喝茶的元溱和趙景天趕緊行禮恭迎。
英王擺擺手,先坐下飲一盞茶,吩咐人上些飯食,朝會一直開到現在他們三人都餓着肚子。
接着嗔怪元溱幾句,嫌他以母親的病為借口不去上朝在家躲清淨,上午的朝會發生大事了。
元溱笑,“必是聖上心中早有布局。”
是的,渤碩娓娓道來。
聖上親裁,撤銷中書省,改為内閣,内閣設首輔、次輔及大學士行走四人。
趙景天不懂,這有何區别,無論中書省或内閣,不都是中央辦公室的職能,居于六部之上皇帝之下,上傳下達,但無實權,說白了就是給皇帝打工的?
渤碩解釋:“中書省确實功能簡單,就是上傳下達,代聖上用印後将君令簽發各地。内閣的權力顯然要大的多,有決策權,很多事可以說了算,當然了權力仍舊是集中在皇帝手中,皇帝用印交給掌印太監司,這樣還可相互制衡。”
好吧,趙景天不需要太懂,他隻關心在場有誰進入内閣。
渤碩指指老父渤文瀚,“自然我的父親,渤祭酒成為三名大學士中的一員,負責教育及文化建築,監管禮部、工部及翰林院,當然了仍舊兼領國子監。”
英王點頭,連襟渤文瀚家世淵博,本人博學多才,自然擔得起這一職位。
渤文瀚捋捋胡子,徐徐道:“還有一條緣由,老朽屬于英王一系,保皇黨。”
滿屋的人都笑了,那是當然。
另三名大學士的位置,其中兩名由戶部、刑部兩名尚書兼任,其中戶部尚書監管制約戶部和吏部,刑部尚書監管制約刑部和兵部。
這兩名尚書都是兢兢業業為朝廷幹活的人,誰在皇帝的位子上為誰盡忠,沒有明顯的站隊。
“還有一名大學士是誰,非保皇黨?”趙景天不懂就問,反正在場都知道他隻是個江湖遊醫。
渤文瀚發揮教育者本職,替趙景天解惑:“聰明。此人屬于二皇子黨,正是二皇子本人。”
渤碩補充:“我父親作為保皇黨入閣,和二皇子呈抗衡之态,但父親不是皇室中人,又弱于二皇子。閣中其餘人等,不屬于任何黨派,都是為朝廷辦事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