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頁)

張氏也聽說了這事兒,先臉色陰沉半晌,随後又放晴,很是痛快地來了句:“活該,打得好!”

她這會子可沒空管娘家的腌臜事了。

虞開嵘前程已定,風光無限。

這樣前途無量的少年郎君還缺一位正房妻子,可不把京中各名門惦記壞了。

光是這幾日,張氏就見了好幾位太太奶奶。

無一例外,都是替她們府上的千金說親來的。

雖說按照慣例,都是男方先提親,但在京城卻沒有這般多的繁文缛節,隻要兒郎夠好夠出衆,有的是那名門大戶主動。

畢竟年紀輕輕就中榜眼的少年郎君可不多,且這少年郎還是京中門第,這就足夠了。

張氏一時間挑花了眼,哪裡還顧得上那倒黴兄長的事兒。

張氏還很乖覺,當有人問起這事兒,她就抹着淚說了兩句:“我是出嫁女,娘家的事情本不該我插手,我又如何能管得了爹娘呢?罷了前世的孽緣吧,萬幸叫我早早嫁出了門子,如今也開枝散葉,是虞家的人了,管不得管不得”

别人一聽,也覺得有道理。

再看看虞開嵘,玉樹臨風,神清明秀,好一派磊落堂堂的青年才俊模樣。

有道是,就怕貨比貨,虞開嵘和張耀祖這對舅甥之間的差距,堪稱雲泥之别。

在這一衆名門裡頭,張氏最終相中了鄭家姑娘。

這鄭家當家的老爺乃大理寺少卿,他家姑娘及笄兩年多了,與虞開嵘倒是挺般配;鄭家姑娘飽讀詩書,自幼可是由進士啟蒙,出落得秀外慧中。

要不是這姑娘眼光頗高,一直也相不中,怕是早就出嫁了。

如今鄭家能托媒人主動,張氏再沒有不答應的,白日裡與媒人說了一番,晚間她就跟虞正德一一轉述。

“鄭大人府上的閨女想來是不錯的,鄭大人自己就是個明理豁達又頗具才能之人。”虞正德一想到自己還能與比自己官職高了兩層的門第議親,就渾身透着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