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雖然不能直接證明他在撒謊,但至少能說明,他的“貧困”和“絕望”,恐怕摻了不少水分。
除了網絡上的線索,陳雪也給我帶來了一些消息。
“曼蘿,我聽林緻的室友說,他最近經常不在宿舍,晚上回來得很晚,而且每次回來都帶着一股煙味和酒氣。”
“還有,他前幾天好像買了個新手機,最新款的,好幾千呢!他說是他親戚送的,但他室友說從沒見過他有什麼有錢的親戚。”
“對了,蘇雅最近跟林緻走得特别近,經常看到他們一起去食堂吃飯,蘇雅還給他帶早餐呢!”
陳雪說的這些,和我在網上查到的線索不謀而合。
一個父親重病、急需用錢的人,怎麼會有心思抽煙喝酒、買新手機、談戀愛?
答案隻有一個——他根本不像他表現出來的那麼缺錢。
或者說,他所謂的“缺錢”,隻是針對我而言。
他一邊在網上哭窮騙捐,一邊拿着騙來的錢揮霍享受,同時還不忘繼續道德綁架我,想把我的三十萬也據為己有。
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這些事情,有多少人知道?”我問陳雪。
“應該沒多少人吧。”陳雪想了想說,“林緻平時在班裡不太合群,他的室友跟他關系也一般,沒人特意關注他。蘇雅雖然跟他走得近,但肯定不會說他壞話。”
“那如果,讓更多人知道呢?”我看着陳雪,眼神裡閃過一絲精光。
陳雪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我的意思:“你想……把這些事情說出去?”
“是。”我點了點頭,“但不能由我們來說。”
“我們說出去,别人會以為我們是故意抹黑他,反而會同情他。”
“要讓别人‘無意中’發現這些事。”
陳雪眼睛一亮:“我懂了!可以讓他的室友‘不小心’說漏嘴,或者讓大家‘偶然’看到他的新手機和那些動态!”
“對。”我笑了笑,“林緻不是最喜歡利用别人的同情心嗎?那我們就讓大家看看,他們同情的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不過,我們要做得隐蔽一點,不能讓他發現是我們做的。”
“嗯!交給我吧!”陳雪拍了拍胸脯,“保證辦得妥妥的!”
看着陳雪幹勁十足的樣子,我心裡湧起一股暖流。
上一世,我因為林緻的事情,疏遠了身邊所有真心對我好的人,最終落得衆叛親離的下場。
這一世,有陳雪在身邊支持我,真好。
接下來的幾天,陳雪開始有意無意地在宿舍樓道和班級群裡“傳播”消息。
她會跟林緻的室友聊起“最近開銷好大,連新手機都買不起”,引導他們說出林緻買了新手機的事。
她會在和其他同學聊天時,“無意中”提到“昨天好像看到林緻在學校門口的西餐廳吃飯”。
她做得很巧妙,從不直接指責林緻,隻是像分享日常一樣随口一提。
但這些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很快就引起了漣漪。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林緻的“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