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雲舒笑了笑,“小王孫是一個很特殊的孩子,他身上雖然有一些缺陷,但同時上天也給予了這個孩子更聰明的大腦,在某些方面他是個天才。”
“天才?”
北靜王妃沒想到有一天,會有一個人告訴自己,她的孫子,是個天才。
她養了五年,這個孩子是什麼樣的她再清楚不過了。
他連話都說不清楚,也不認人,更不會讀書識字,這樣的孩子,竟然是個天才?
楚雲舒點點頭,“我發現小王孫對數字非常的敏感,簡單的算術隻教一遍就會,之後我給他出了幾道題,發現就連算盤也跟不上小王孫的速度。”
“我曾聽說過一句話,當上天為你的生活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他同時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戶,所以,毋庸置疑地,小王孫在算術上就是一個非常出衆的天才。”
“這話倒是有幾分深意。”
北靜王妃靜靜咀嚼着這幾句話,她心中湧起酸澀和感動,就像是之前所有的等待終于得到了回報一樣。
隻是有人還是可惜。
貼身嬷嬷說:“可惜小王孫的天賦點在算術上,若是識文斷字的天賦,那就更好了。”
北靜王妃斂了下眉,“這就夠了,這世上哪有什麼十全十美的好事。”
古代算術确實長期被視為末流技藝,難登大雅之堂。
究其原因,在于科舉取士以詩書經義為尊,自蒙學起便專攻聖賢文章。
算學一道既無助于功名仕途,自然被儒林士族所輕慢。
讀書人以修齊治平為志向,将數理之術劃歸商賈匠人之列,認為沉迷籌算有損清貴身份。
正如老嬷嬷所言,世人眼中算術終究不如文章風雅。
即便小王孫展露天資,亦不過是錦上添花的點綴,難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想法。
這想法倒也沒錯,不管什麼時代,另類的人總是孤獨的。
小王孫所走的路,注定是跟天下讀書人都不同的路。
楚雲舒見嬷嬷面露惋惜之色,撫着小昭的頭頂溫聲道:"嬷嬷可知《周髀算經》載勾股之妙解九重天宇,張衡制渾天儀窺星辰運行?”
“前朝李淳風修訂曆法使萬民知農時,本朝黃河水患亦需精算分流之策。算術乃經世緻用之學,若能在此道登峰造極——”
她眼神堅定道:“小王孫何嘗不能青史留名?”
“”
這番話,震耳欲聾。
北靜王妃臉上滿是驚愕,她看了一眼,同樣在點頭,仿佛能聽懂楚雲舒的話的昭兒。
突然之間,就明白這個孩子為什麼那麼喜歡她。
因為楚雲舒比所有人都相信,相信他是個優秀的孩子,不用異樣的眼光看他。
也許,這些年他們都錯了。
北靜王妃褪下手腕上通體無瑕的羊脂白玉镯。
“這镯子原是太後在我成婚之日賞賜給我的。”她指尖撫過镯身,牽起楚雲舒的手腕,輕輕給她串上,“今日就贈予你了,望你能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