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龍枭龍”
王副主任低聲重複了兩遍,眼睛越來越亮,“好!這個名字好!猛禽之銳,神龍之威!”
“既點明了性能特點,又不失大國氣度!”
“我看行!”
名字的問題解決了。
但另一個更為敏感、也更能體現高層對李小川微妙态度的議題,随即被提上了日程。
殲-20“威龍”的技術歸屬與後續研發主導權。
幾天後,一份措辭嚴謹,蓋着最高級别紅頭印章的通知送達307廠。
通知的核心要求很明确:
為了“集中力量”、“确保絕對安全”、“加速形成戰鬥力”,要求李小川将殲-20“威龍”的全部設計圖紙、技術參數、生産工藝、試驗數據等核心資料,“完整移交”給京城新成立的,由頂尖專家和軍方代表共同組成的“蒼穹計劃國家專項辦公室”(簡稱“蒼穹辦”)。
通知末尾,用加粗字體強調了“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
廠長辦公室裡。
趙剛副廠長拿着這份通知,手都有些發抖。
他看着坐在辦公桌後,面色平靜如水的李小川,嘴唇嗫嚅着,欲言又止:
“廠長這這‘蒼穹辦’剛成立,人員構成複雜咱們的心血,就這麼全交出去?萬一”
李小川的目光掃過那份通知,眼神深邃如古井。
他當然明白這紙通知背後的多重含義:
殲-20太過重要,307廠雖然守衛森嚴,但終究是位于一線生産廠區。
保密等級和防護能力在最高層眼中,可能不如京城絕密基地“萬無一失”。
将核心資料集中到更“安全”的地方。
更是官僚體系的本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