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功宴的酒勁兒還沒完全過去,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把孫振邦、周文博這些大學生,還有軍事技術學校第一期的學員們,全都召集到了兵工廠的大會議室裡。
黑闆上,用白粉筆畫着一幅巨大的、潦草但關鍵點都标注清晰的太原武宿機場的平面圖。
“同學們,同志們。”林默站在黑闆前,神情嚴肅,“今天,我們不上理論課,我們上實踐課。課題就是,‘論一次成功的特種突襲作戰’。”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呼吸都放輕了。
這可是剛出爐的、熱乎乎的、震驚了整個華北的經典戰例!
由總設計師親自複盤講解,這機會,太難得了!
林默沒有藏私,他将整個“雷霆計劃”的構思、準備、到執行的每一個細節,都掰開了揉碎了,講給衆人聽。
“首先,是情報。”林默用粉筆在“情報”兩個字上,重重地畫了個圈。
“沒有準确的情報,任何行動都是瞎子摸象。我們為什麼要花大力氣去策反僞軍,去收買漢奸?為的就是拿到這張圖!”
“拿到鬼子的巡邏時間表!知道他們的油庫在哪,彈藥庫在哪!情報,是所有行動的眼睛!”
“其次,是裝備。”
他指着一旁桌上擺放的“幽靈”十字弓和加裝了簡易消音器的沖鋒槍。
“為什麼不用步槍?因為聲音太大。為什麼不用手槍?因為射程和威力不夠。特種作戰,要求的是在最關鍵的時刻,用最合适的工具,達到最緻命的效果。每一件裝備,都必須是為任務量身定做!”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人,是戰術,是預案!”
林默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三十名隊員,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務,知道同伴的任務。三組人,分進合擊,互為犄角。這叫協同。”
“我有a計劃,就必須要有b計劃,甚至c計劃。當張大彪的小隊暴露時,我們為什麼不慌?因為我們有預案!b計劃立刻啟動,提前引爆,雖然冒險,但保證了核心任務的完成和人員的最大化生存。”
這堂課,林默講了整整一個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