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份,向岩安派遣軍事顧問團,并提供新一批武器援助的命令。
岩安,楊家嶺。
窯洞裡,燈火通明。
幾位最高首長,正圍着一張地圖,臉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悅。
“好啊!打得好!”一位首長用力地一揮手,“這一仗,把我們八路軍的威風,徹底打了出來!也把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給打了出來!”
“是啊!”另一位首長,指着地圖上的正太路,感慨道,“過去,都是鬼子追着我們打。現在,輪到我們追着鬼子打了!這個轉變,意義太重大了!”
“這其中,這個叫林默的同志,和他的星火兵工廠,居功至偉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地圖上,那個代表着趙家峪的小點上。
“這個林默,不簡單呐!他不僅是個技術人才,還是個戰略人才!從炸機場,到這次百團大戰的武器支持,每一步,都走在了鬼子的前面。”
“我建議,應該在《解放報》上,發表一篇社論!”一位戴着眼鏡的首長,扶了扶鏡框,提議道,“就叫——《論持久戰與人民戰争中的技術革新》!我們要告訴全華國,告訴全世界,鬼子不可戰勝的神話,已經被我們八路軍,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徹底打破了!”
“這個提議好!我同意!”
“我也同意!”
很快,一篇由最高首長親自撰寫的文章,在岩安的報紙上發表。
緊接着,這股輿論的風暴,迅速傳遍了全國。
“号外!号外!我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大破日寇!”
“日軍不可戰勝神話破滅!華北日寇遭毀滅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