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5頁)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魏徵口中輕聲誦讀一遍,不禁雙目發亮,贊歎出聲:

“這首詩寫得太好了!此乃傳世佳作啊!”

他除了是铮铮鐵骨的名臣之外,還有另外一重身份,那便是一位寫過不少詩的詩人。

其餘很多大臣緊接着魏徵之後,也是紛紛開口贊歎不已:

“真是一首好詩啊!”

“這一首詩,真是誇盡了女子的美貌!”

“寫得太妙了!”

他們這些人,不管自己寫詩不寫詩,都具有良好的詩歌鑒賞能力,自然能體會到這一首詩的好。

在諸多稱贊聲中,魏徵開口問李世民道:

“陛下,敢問這一首詩是何人所寫?”

“此詩的作者,前幾日我向你與房卿家提起過他。”

李世民賣了一個關子。

魏徵還未開口,房玄齡便已驚呼出聲:

“莫非是那位向朝廷獻上科舉改革之策的十五歲民間少年?”

“正是他。”

李世民點頭回道。

轟!!!

群臣直接炸鍋了!

“居然是那位天才少年!真是厲害啊!”

“如此才華,真是讓人不得不服!”

“”

諸多大臣贊歎出聲。

科舉改革之策,已經在傳遍了朝堂,大臣們當時聽說這些策略是一位十五歲民間少年提出來的時候,無不震驚佩服萬分,紛紛稱贊這位少年的眼光見識卓越無比。

如今看了這位少年寫的這首詩,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麼叫天縱奇才。

這時,虞世南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陛下,這瘦金體,莫非也是這位少年發明的?”

他作為書法家,看得出瘦金體的巧妙之處,是一種與衆不同、别具一格的書法藝術。

“虞卿家猜對了,确實是他發明的!”

李世民笑着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