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活都讓大唐幹了,便宜讓吐蕃撿了。
想到這裡,李逸都替大唐虧得慌。
“宿國公,如果有方便的話,還請你向當今陛下進言,絕不能輕易撤軍,給吐蕃留下機會。”
李逸很認真地對程知節說道。
“李小郎君放心,我會找機會向陛下進言的。”
程知節回了這麼一句後,又随口說道:
“陛下英明神武,說不定已經看到了吐蕃的威脅。”
聞言,李逸當即搖了搖頭,開口道:
“宿國公,這事你不懂,你要是懂朝廷的對外大戰略,就知道我方才其實是保守的說法。”
“事實上,我敢斷定,朝廷是一定不會管吐谷渾的。”
聞言,程知節有些懵。
這叫什麼話?
我可是堂堂大唐名将,當朝重臣,我會不懂朝廷的對外大戰略???
“那你說說看,朝廷對外大戰略是什麼?”
程知節開口問道。
他倒要看看,李逸有什麼高見?
然後,李逸就給了他一個大驚喜。
“朝廷的對外戰略重點,是西邊的突厥與東部的高句麗。”
“東突厥已滅,再拿下西突厥,大唐就能徹底統治西域之地,與鼎盛時期的漢朝并肩。”
“而征服高句麗,則代表着完全超越前朝隋,能夠極大證明政權的合理性。”
“比較之下,吐谷渾就沒那麼重要了,更不用說不被大唐放在眼裡的吐蕃了。”
“我大唐雖強,但資源也是有限的,更多的投入會放在朝廷認為最重要的事上面,先是西突厥,再是高句麗,最後才輪得到吐谷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