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李世民帶着魏徵與馬周在皇家工坊見識活字印刷術的同一時間。
李逸嘴裡哼着“今天是個好日子”,帶着笑意回到了家。
他的心情最近很是不錯。
五糧液火爆全長安,用日進鬥金來形容他的酒肆,都有點保守了。
通過五糧液的全城暢銷,李逸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這一後世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于是,他更加迫切地希望琉璃(玻璃)工坊能盡快做出成績。
終于在今天,李逸從玻璃工坊那裡得到了好消息,生産玻璃的所有工藝問題都已經全部解決。
這就代表着,他的玻璃工坊可以量産玻璃了。
更代表着,李逸又要賺大錢了。
不過,在他的玻璃鋪子正式開業前,他要先用玻璃工坊生産出來的玻璃做一件事。
那就是封窗戶!
雖然眼下大唐已經普及使用油浸桐油紙68(又稱油紙)作為窗紙,相比以前使用的麻布什麼的,更防水防潮,且透光性更好。
但與玻璃相比,還是差了太多。
作為一個後世穿越者,李逸早就受不了窗紙這種東西了,他很懷念玻璃窗戶窗明幾淨的感覺!
所以,在知道玻璃工坊能夠批量生産玻璃之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用玻璃換掉家裡的窗紙!
就算用玻璃賺錢,都得往後排。
畢竟,賺錢也是為了享受不是,所以不能舍本求末。
回到家之後,李逸測量了一下家中窗戶的尺寸,對家裡的窗戶改造方案大概心裡有底了。
然後,他開始躺在搖椅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