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來自魯國的缟布,就會快速漲價。
而在出台這一政策的同時,管仲還禁止齊國百姓織缟布,卻對魯國大行方便,讓魯國缟布可以順利無比地賣到齊國來。
管仲這些政策一推出,魯國的缟布不但能夠輕輕松松賣出,而且還能賣出高價錢。
随後,管仲派人到魯國大肆宣揚織布能賺大錢。
而魯國人得知織造缟布的利潤豐厚之後,自然而然全都跑去生産這種缟布。
至于其它一切生産,他們都不做了,其中就包括了種糧。
時間一長,就帶來了一個後果,那便是魯國本國的糧食變得缺乏,不過魯國人吃,需要從齊國買進來。
但對于這種情況,魯國從朝堂到民間,從上到下,沒誰覺得有問題。
原因很簡單。
因為生産缟布能賺更多的錢,而有錢就可以從齊國買糧食,所以魯國人并不缺糧食吃。
誰知道,一年之後,管仲突然下令:齊國人都不準穿魯國的缟布衣服。
而這時,魯國除了大量的缟布,别的什麼也沒有種植,其中當然也包括了糧食。
原本魯國人以為,隻要有錢就可以買到糧食。
然而,就在這時候,管仲又下了一招狠手:禁止向魯國售賣糧食。
這麼一來,問題就大了。
畢竟,一個國家要是沒有足夠糧食吃,必然會出大亂子,國家一定會動蕩不安。
等魯國為缺糧焦頭爛額的時候,齊國趁機以糧食作為要挾,逼迫魯國簽下遵從齊國的條約。
這件事,作為兵不血刃征服他國的知名案例,被史官記錄下來。
不過,這跟大唐對付吐蕃有什麼關系呢?
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