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紅色大導師提出這樣的理論,是用來批判資本的,但同樣的意思,也适用古代的貴族。
在李逸的構想中,這一計劃在吐蕃的最強力執行者,是吐蕃的貴族、地主。
這些人的手中,擁有着最多的耕地,自然就擁有着最多的青稞。
如果釀造青稞酒成了賺大錢的生意,那麼在吐蕃各個群體中,誰能從中獲利最多呢?
自然也是這些貪得無厭的人。
面對李逸的詢問,李世民思索片刻,先是點頭回了一句:
“是有一定道理。”
利益動人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确實有人會選擇铤而走險。
但緊接着,李世民又開口道:
“不過,利益雖然能打動人,但是,如果吐蕃之主頒布最嚴厲的禁令了,比如敢釀造青稞酒就抄家滅門。”
“真到了生或死的時候,就算利益再大,隻怕人還是會選擇保命。”
李逸笑了笑,搖頭道:
“秦叔,你說這話,就代表你不懂國家政治與權力的運作模式。”
這話一出,李世民快氣笑了。
啥玩意?
他堂堂開創盛世的大唐之主,萬國來朝的天可汗不懂國家政治與權力?
不是,誰給這渾小子的勇氣這麼瞧不起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