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1頁)

吐蕃。

都城邏些的王宮之中。

松贊幹布與三個人正在議事。

這三人,乃是他最信任的四個大臣之中的三個,分别是:

祿東贊,出身吐蕃萬國的王族噶爾家族,與松贊幹布同屬一個大家族。

他乃是吐蕃的“大論”,相當于宰相,主導負責吐蕃的行政與軍事事務。

在四大臣之中,他也是松贊幹布最信任的一個,可以說是松贊幹布的頭号謀士。

并且,此人還是個大唐通,深入學習研究過大唐各個方面的知識,用于發展吐蕃。

比如,他推動吐蕃學習唐朝的政治制度,劃分行政區“茹”,建立戶籍制度、田界劃分和賦稅體系,還制定了吐蕃的程了,但前一段時間,吐蕃發生了小規模内亂,松贊幹布忙于處理内亂的事,無暇顧及别的事,便耽擱了下來。

現在,内亂結束,松贊幹布便第一時間召集了祿東贊等商議此事。

因為這件事,對吐蕃很重要。

吞并吐谷渾,是吐蕃王國走下高原發展壯大的關鍵一步,所以在初步統一高原之後,吐蕃就對吐谷渾下手了。

派人暗中挑動吐谷渾内亂,削弱吐谷渾實力,是吐蕃的第一步計劃。

而吐蕃的第二步計劃,就是挑起吐谷渾與大唐的戰争,借大唐之力把吐谷渾打殘,然後坐收漁翁之利。

到那時,吐谷渾就是吐蕃的囊中之物。

按照松贊幹布與祿東贊等人的判斷,根據大唐的一貫行事作風,大唐在擊敗吐谷渾之後,不會長時間派軍駐守,而是會很快撤軍。

如此一來,吐蕃面對的,就是一個被打殘的吐谷渾,必定能夠占據上風。

本來,吐蕃的計劃執行得很順利,一切都按照松贊幹布與祿東贊的預料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