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1頁)

可是聽着聽着,他就覺得不對味了。

這個思路雖然正确,但囿于時代的技術局限性,有點落後。

和自己系統裡給出的t-72坦克炮鋼技術,乃至于59坦克炮鋼升級方案一比,就顯得有些保守了。

系統的技術裡,通過微調加入幾種痕量的稀土元素進行共晶,能夠在不增加脆性的前提下,大幅優化金屬晶粒間的結合力。

終于,一個小時的講課結束,師老喝了口水,開始答疑。

“老師,在提高鎳基高溫合金的蠕變極限方面,我們目前的工藝”

“老師,關于ti-al金屬間化合物的脆性問題”

工程師們提出的問題,一個個都極具水準,師老也一一耐心作答,給出的解決方案都非常詳盡。

時不時掌聲雷動。

看着這些滿眼崇拜的同事們,餘宏猶豫了一下。

但心中的顧慮最終還是被強烈的責任心所壓倒。

他高高舉起了手。

這一個動作,讓他立刻成了全場的焦點。

李尚明看到是餘宏,心裡頓時咯噔一下,暗罵:這小子又想幹什麼!

師序扶了扶老花鏡,看向角落的餘宏,聲音平和地道:

“這位年輕的同志,你有什麼問題?”

餘宏上前一步,聲音清晰地響徹全場:

“師老,您的講解非常精彩。”

“我隻是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剛才您提到的思路,是通過淬煉來改變金屬相,但這種方式對于成品率和成本控制要求極高。”

“我在想,有沒有可能換個思路,在冶煉階段就引入钇、镧等稀土元素,直接形成一種更穩定的固溶強化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