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志也點點頭:“是這個理。不過,青山這小子腦子活,辦法多。既然他提出來了,肯定是有他的盤算。青山,你具體說說你的章程。”
陸青山便将自己的初步規劃細細道來,從如何劃分區域種植不同的藥材,到如何利用山地優勢擴大養殖規模,再到如何組織人手,甚至連初步的成本和預期收益都估算了一番。
他說話條理清晰,不疾不徐,眼神裡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趙永年和趙大志聽得連連點頭,臉上的疑慮漸漸被興奮取代。
“好小子!”趙永年一拍大腿,“就照你說的辦!這事兒,你拿總章程,我們老哥倆給你搖旗呐喊,發動全村人跟你幹!需要啥,你盡管開口!”
趙大志也表态:“沒錯!山灣村能不能徹底翻身,就看這一搏了!青山,你放手去幹,我們全力支持!”
有了村裡兩位主心骨的鼎力支持,事情就好辦多了。
第二天一早,村裡的廣播就響了起來,趙大志用他那洪亮的聲音宣布了擴大種植養殖規模的決定,号召全村青壯勞力都行動起來,跟着陸青山一起開荒平地。
一時間,整個山灣村都沸騰了。
沉寂了多年的村莊,仿佛一夜之間被注入了無窮的活力。
家家戶戶的男人們都扛着鋤頭、鐵鍬,女人們也提着荊條筐,浩浩蕩蕩地朝着村後山腳下進發。
陸青山站在一塊高地上,看着眼前這熱火朝天的場面,心中豪情萬丈。
他将“山野之心”的感知力悄然散開,細細體察着每一片土地的“情緒”。
哪裡土質肥沃,适合種植參苗;
哪裡地勢開闊向陽,适合建雞舍豬圈;
哪裡有潛在的細小泉眼,可以作為水源。
這些信息一一在他腦海中彙聚,形成了一幅清晰的規劃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