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第1頁)

陸青山蹲下身,撚起一把泥土,仔細看了看,然後閉上眼睛,暗中催動“山野之心”。

片刻後,他睜開眼,指着地裡說道:“王教授,您看表層是這樣。但我感覺,這地下約莫一尺深的地方,土質更硬,而且好像缺了點什麼‘生氣’,像是被什麼東西給‘悶’住了,有股子不透氣的死勁兒。”他描述着那種通過“山野之心”感知到的,土地内部的滞澀感。

王教授有些訝異地看了他一眼,一個山村青年,單憑感覺就能判斷這麼深層的問題?

他心中不以為然,但還是保持着學者的風度,示意助手:“小李,用土鑽取深層土樣看看,也讓陸同志看看科學儀器的精确性。”

助手立刻取來土鑽,費力地鑽了下去。

當一尺多深的土樣被取出來時,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深層土壤果然顔色發暗,質地堅硬如石,而且隐約散發着一股淡淡的黴味和腐爛的臭氣。

“這是沼氣殘留和腐殖質未完全分解!”

一位年輕專家驚呼道,“這片地以前難道是沼澤或者漚肥坑?”

趙大志在一旁連忙解釋:“沒錯沒錯,王教授,陸家小子說得神了!這塊地以前是個小水泡子,冬天幹了,開春我們就給平整出來種地了,想着肥力足,沒想到還有這問題!”

王敬民教授的眼神瞬間變了,他摘下眼鏡,鏡片後的目光不再是審慎,而是充滿了震驚與不可思議,他認真地重新打量着陸青山,眼神中多了一絲凝重與探究:“陸青山同志,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單憑經驗?”

陸青山撓了撓頭,憨厚一笑:“我也不知道,就是在山裡待久了,對土地的感覺比較敏感。就覺得這塊地有點不對勁,像是人生病了,沒精神。”

這個“土專家”,有點門道!

而且不是一般的門道!

王教授心中暗道,對陸青山的輕視之心悄然收斂了幾分,取而代之的是濃厚的興趣。

五十萬的專項資金,雖然是市裡特批,但具體撥付還需要通過縣農村信用社的賬戶。

陸青山和趙永年一起去縣裡辦理手續,本以為有市裡的紅頭文件和縣領導的招呼,會一路綠燈,沒想到卻在信用社主任那裡卡了殼。

信用社的錢主任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戴着厚厚的眼鏡,頭發梳得一絲不苟,一臉嚴肅。

他慢條斯理地翻看着山灣村的貸款申請材料,眉頭越皺越緊:“五十萬?陸青山同志,趙支書,不是我不支持你們,但這筆錢數目太大了。山灣村底子薄,以前也沒什麼像樣的産業,萬一項目搞砸了,這錢怎麼還?我們信用社也是有風險控制的,不能因為是試點項目就亂開口子,國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盡管陸青山再三解釋這是市裡的專項扶持,還有農業部的試點項目背景,并詳細闡述了山灣村的發展規劃和還款能力預期,錢主任依舊不松口,慢悠悠地說:“規定就是規定,這麼大筆貸款,必須要有詳細的風險評估報告和第三方擔保,或者等值的抵押物。你們山灣村,有什麼能抵押五十萬的?”

趙永年急了:“錢主任,這可是市委張書記親自批的,縣裡張書記和劉縣長也都打了招呼的!”

錢主任推了推眼鏡,皮笑肉不笑地說:“領導的指示我們肯定執行,但程序也要走。風險評估,擔保,這是硬性規定,不然我這主任也不好當啊。”

最後,還是張新成書記親自打來電話,加上劉躍進縣長也派秘書過來協調,錢主任才勉強同意放款,但言語間還是透着對這筆巨額貸款的擔憂。

陸青山也感受到了,即便有文件,這基層單位的謹慎和規矩,也是一道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