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1頁)

“隊長伯,咱吃吧。”

李大壯輕聲的說了一句。

李富貴看着那些口水就到胸前衣襟的孩子,看着那些端着碗,但是喉結不停地蠕動,吞咽着口水的鄉親,大手一揮道:“吃吧!”

三口大鍋周圍圍滿了鄉親們,雖然人圍着好像有點亂,但是卻沒有任何争搶的事情發生。

因為在李家村有個傳統,每當這種大聚餐的時候都遵循了一個原則,那就是青壯先盛,再然後就是孩子們,最後才輪到老人們。

因為青壯承擔着家裡的所有農活,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一年的吃喝都指望着他們,所以當有吃的的時候都先緊着他們先來。

孩子是這個村子的希望,是他們這些人的血脈和希望的延續,所以排到了第二位。

至于老人,因為年老體衰,做不了農活,又幫不了家裡,所以村子裡的老人們默契的遵循了這個吃飯的原則,隻要餓不死就行,至于吃多好,他們從來沒有計較過。

這次豬雜羊雜真的太多了,三口大鍋裡的香味早就蔓延在打谷場上空,每口大鍋裡都放着十幾把勺子,是家家戶戶在家裡拿來的,等吃完飯再拿回家就好。

十幾把勺子打飯的效率非常快,一些老人們看着村子裡的後生們笑的都不見牙了。

當所有青壯和孩子們吃飽的時候,老人們才顫顫巍巍地端着飯碗,吃飽飯的青年們則是負責給老人們盛飯。

這不是什麼不孝順,隻是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的一種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而已。

李大壯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知道自己為村子裡做的一切都值得,這種人情味不是用什麼能夠買到或者換到的。

吃完飯以後李大壯騎着自行車去上班了,所裡給他放了一天假不是一個星期假,這不一天就已經過去了,要不然的話那不成了遲到和曠工?咱們李大壯作為長在紅旗下的三好青年是堅決不會做這種事的。

還是熟悉的工作流程,還是熟悉的那些人,沒事的時候就逗逗侯遠給大家增添點生活的樂趣,也是對枯燥乏味的生活的一些慰藉。

下班的時候回到了自己那個八十八号院的小家裡,看看劉奶奶,逗逗張爺爺,看着老爺子家裡的米面沒了,又給他添了一些,雖然老張頭嘴裡不說什麼,但是心裡卻十分熨帖,當看到李大壯給他弄來的那個相框的時候,老爺子更是如獲至寶,天天的把相框拿在手裡。

老爺子也不和以前那樣不和鄰裡交流,偶爾的時候還露出了笑模樣,這是心結打開了的節奏,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

一轉眼一個多星期過去了,李大壯中午吃完飯回到了辦公室裡休息,下午剛上班,忽然外面傳來了一陣刹車聲。

随後一陣踢踢踏踏的聲音傳來,但是落地的腳步一緻,聽聲音應該有不少人似的。

沒幾分鐘的功夫,張家國推門進來找看了看李大壯和張明說道:“全體都有,大會議室集合準備開會。”

衆人不解,但是命令要執行,一分鐘以後派出所大會議室裡出了需要執勤的必要警力外,全體人員聚集在大會議室。

推門進去發現竟然有軍方人員還有兩位穿着警服的公安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