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第1頁)

“如果用登州那邊的造船廠,短時間内想要建造一批海船倒也不難,隻需要有足夠的銀子投進去,不愁造不出船來。”

“關鍵是陛下需要造多少海上的戰船,如果是專門針對福建鄭家父子的,數量若是少了,怕也沒多大的用處。”

“可如果大批量建造的話,時間成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搞得定啊!”

聽到朱由檢的話,宋應星頓時皺起了眉頭,有些無奈地對着朱由檢提醒道。

“建造一百艘寶船,需要多少銀子?”

朱由檢開門見山地問道。

他現在手裡有數千萬兩銀子,這就是最大的底氣。

這相當于大明好幾年的稅收總和呢。

“這個算上各方面花銷,以及木料運輸等等成本,至少也得五百萬兩左右。”

“若是陛下不心急,等個一年半載之後再開始建造的話,或許三百萬兩就夠了。”

宋應星沉吟了片刻,随即将可能需要的銀子數量給報了出來。

五百萬兩,這可是一筆大數目,放在幾個月前,對于大明朝廷而言,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當然,正常情況下,或者說放在永樂時期,建造一百艘寶船肯定用不着這麼多銀子。

或許兩三百萬兩足夠搞定了。

當年鄭和的寶船隊,總計建造出來也不可能達到五百萬兩。

但今非昔比,如今可是亂世,物價等各方面因素,無疑會極大的增加寶船制造的成本。

這也是宋應星為什麼說一年半載之後,可能成本能降低到三百萬兩左右。

隻要大明能夠逐漸安定穩定下來,那麼制造寶船的費用,自然也能相應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