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頁)

“是這樣的,”江昭甯的目光掃射了一圈,“我上任之前,奉召去了一趟市委組織部。”

“單獨談話中,我向趙部長重點提了一下班子内同志們苦幹多年的付出與期待。”

“趙部長體恤下情,對我們縣的實際情況表示理解。”

“經過他親自協調,”江昭甯的手指在空中優雅地虛點了一下,仿佛點中了某種關鍵,“最終給我們新增兩個‘調研員’指标。”

“趙部長特别強調了,這個口子可不好開,算是體諒我們在基層工作的同志的艱辛付出。”

趙部長即為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趙端海。

“調研員?!”這三個字如同平地驚雷,瞬間在會議室裡炸響!

剛才還沉寂或心思各異的常委們,眼神幾乎是瞬間“唰”地一下亮了起來!

那是一種混合着渴望、震驚和迅速盤算的精光。

就連一直保持中立姿态、低頭記錄的縣委辦主任劉志剛,握筆的手都不自覺地頓了一下。

調研員!

在座的都是浸淫官場多年的老手,太清楚這三個字的分量了。

它名義上是“非領導職務”,是“正處非職”,但誰都知道,這“非職”二字不過是寫在紙面上的謙辭。

其考察任命的程序之嚴謹、要求之嚴格,與實職正處級領導崗位并無二緻!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榮譽頭銜,它代表着實打實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的躍升!

工資提級自不必說,那意味着每月銀行卡上數字的顯著增長。

更關鍵的是那些隐形的、代表着身份和權力的“政治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