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如同被推開的潮水,自動讓開了一條通道。
三輪車吱呀作響,緩緩駛離了那個混亂的路口,也暫時駛離了輿論的風暴眼。
黃毛青年不甘心地舉着手機追拍了幾步,但鏡頭裡隻剩下兩個推車遠去的背影和一衆沉默的看客。
他悻悻地放下自拍杆,嘴裡不甘地嘟囔着,顯然明白這“爆款”的潛力已經大打折扣。
一場足以引爆網絡的危機。
似乎被那突如其來的一跪,硬生生地按下了暫停鍵。
那中年城管最後深深回望的一眼,平靜之下分明湧動着複雜的暗流——那絕非僅僅是一個基層執法者面對突發狀況的急智。
更像是在千鈞一發之際,精準地撲向了一場即将吞噬整個城市的輿論山火。
這份責任和擔當
江昭甯站在原地,感受到夕陽餘溫漸漸從皮膚上撤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來自心底深處的滾燙,無聲蔓延。
江昭甯目光依舊追随着三輪車消失的方向,仿佛還能看見那個深藍色的、推車時微微弓起的背影。
這背影與記憶中無數或疲憊、或敷衍、或強硬的基層執法者形象截然不同。
終于,他緩緩側過頭,聲音不高,卻帶着一種不容置疑的探尋意味,問身邊的林夕:“你認識這位陳隊嗎?”
語氣平淡,仿佛隻是随口一問。
但林夕敏銳地捕捉到了書記眼底深處那抹尚未散去的審視與鄭重。
林夕立刻上前半步,微微躬身,壓低聲音回答,帶着一種确認後的笃定:“書記,剛才他回頭時,我看清了。“
“他叫陳向榮,是咱們縣住建局的副局長,同時兼任城管大隊的大隊長。”
林夕頓了頓,補充道,語氣裡也帶上了幾分由衷的感慨:“今晚這事處理得确實嗯,是個有責任和擔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