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昭甯靜靜地聽着,手指間習慣性地撚着一支簽字筆,目光落在彙報材料上那些跳動的數字和人名上。
李國棟彙報完畢,會議室裡陷入短暫的安靜,隻有空調風口送出的微弱風聲。
“國棟同志和同志們的工作很有成效。”江昭甯終于開口,語調不高,卻讓所有人都集中了精神,“時間表很清晰,準備也很充分。”
“不過”他話鋒微轉,擡眼看着李國棟,“在正式挂牌運作前的這段時間,日常的街面巡邏工作是如何保證的?”
“特别是晚間的巡邏密度和響應速度?現在整合期間,空窗期最怕出事。”
問題很具體,也很犀利,直接點到了最容易産生疏漏的過渡環節。
李國棟顯然早有預案,立即應答道:“請書記放心。目前我們采取的是‘機關下沉+基層聯動’的臨時預案。”
“局黨委要求機關科室民警,除必要坐班人員外,每天按三班倒的排班機制,輪流參與城區重點區域的疊加式巡邏,形成”,更重要的是要認識、審視、乃至于初步評估這支執行隊伍中最關鍵的環節力量——那些執掌一方具體警務的指揮員們。
他們是政策落地的關鍵環節。
李國棟臉上的肌肉幾不可察地抽動了一下,那瞬間的僵硬快如閃電,卻沒能逃過江昭甯的眼睛。
李國棟随即反應過來,笑容立刻重新堆滿:“應該的,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