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範圍也不是他定的,準确的講應該是市常委班子定的!
說白了這裡面存在首當其沖的就是背鍋問題。
因為案子中斷了,現在又被提及,是等于被更高的層次更高的等級提出來的。
那這個事情首先就要讨論誰來背鍋,然後才能讨論這個案子如何繼續審查下去。
這也算是慣例了,出了事先别着急,查清楚具體情況,大家先把責任分好,該你有多少闆子,有一說一,不能落空。
既不能多了也不能少了,至于事情嘛,後面就會繼續查,如果到了專業領域,自然有專業領域的機構去查。
全部的事情已經都了解清楚,由張朝陽代表市常委宣布調查組成立,并且把成員都給定了下來。
調查組的組長由他來擔任,他是負總責的,副組長是趙建設和紀委主任劉剛。
别看趙建設排在前面,不過這件事真正幹事的是劉剛。
原因很簡單,紀委要參與整個調查組。
趙建設身為市政府辦公室主任,号稱大内總管,領導這邊是離不開他的,怎麼可能親自去跑去查案子?
最多的時候是開會聽聽報告。
如果一旦張朝陽不在,那麼他就由副組長來進行主持會議而已,這就是所謂的一内一外!
但實際上張朝陽也是市委書記的秘書,他也是負責牽頭成為總負責,那麼算來算去這種調查組的三号人物真正的副組長就是幹活的人!
以他的工作性質和級别正好有能力把這個事情往前推。
至于張平和趙青兩個人都是正科,卻沒有混上副組長。
這也在情理之中。
張朝陽比較會做人,會上點了兩個人的名字,讓兩個人挑起擔子來輔助劉剛做好工作。
趙青的歲數已經是四十出頭了,張平在他面前實在是稚嫩,所以在場的很多人看向張平的時候心情都很複雜。
随後,張朝陽對于調查組的工作紀律、要求範圍甚至包括規章制度作了相應的強調。
随後結束了會議。
這個會議說白了就是成立調查組,具體的分工實際上是調查組内部在進行讨論。
因此會議結束,兩位總負責人也就是張朝陽和趙建設把本子一夾十分潇灑的就走了!
這是人家的好處,責任大,但是事情不用親力親為。
至于張平和趙青,那自然就是被劉剛給留下來來讨論調查組的工作。
其他的組員一看,那這就是三人小組了,羨慕的人有之,嫉妒的人也有之,也就是周麗在裡面有一點激動,她覺得很榮幸。
所有人都離開之後,劉剛清了清嗓子。
他歲數五十出頭,頭發有些花白,由于長期從事紀委工作,這個人顯得很嚴肅,也很嚴謹,甚至他的眉宇之間都顯現出了一種深刻的表現。
從級别還有調查組的職務要求,張平和趙青都隻能是在旁邊聽話的份!
劉剛沉吟了片刻來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