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堂大廚親自掌勺,菜品精緻但不鋪張,以時令新鮮為主,份量足實,葷素搭配得體,透着一種體面的家常感。
酒是上了年份的杏花村汾酒,并非茅台,更顯内斂。
席間氣氛融洽又不失分寸。
楊廠長興緻高昂地講着話劇的反響,孫主席附和着說工人們多麼解氣。
老書記話不多,隻微微點頭,偶爾插一句工人兄弟覺悟高這樣四平八穩的話,周書記基本沉默,隻是默默吃着菜。
話題漸漸由公事轉向家常。
李正華适時地向各位領導表達了感謝,特别感謝姜衛國百忙之中前來。
老書記溫和地看向蘇長順,說道:"長順同志年輕有為,好好幹。我們軋鋼廠是個鍛煉人的好舞台。思想一定要進步,根子要正。"
楊廠長接口道:"是啊,老書記說得對,長順,你那股子沖勁兒,得用在正道上,你那畫,你那劇本,都能看出是動了心思的,宣傳部就缺你這樣能抓眼球的人才,有勁。!"
蘇長順連忙舉杯:"謝謝楊廠長鼓勵,謝謝老書記指點,我一定努力工作,積極向組織靠攏,不辜負領導期望。"
李正華順勢接道:"說到向組織靠攏,老書記,剛才在家,我已經讓長順五一過後,就認真準備入黨申請書了。他的根正苗紅,思想覺悟也在不斷提高。我想給他當介紹人,您看…合适的時候,還請您幫忙把把關?"
老書記端起茶杯,慢悠悠啜了一口,目光深邃地看了蘇長順一眼。
"年輕人追求進步,是好事。組織的大門對有志于服務人民的同志永遠敞開着。認真準備申請,把思想根源寫透,把工作表現寫實。具體的事情,按程序走就好。組織上,會全面考察的。"
這番話滴水不漏,看似贊同,實則留有餘地。
李正華是保衛處長,他做介紹人沒問題,但最終批準權在黨委,在老書記這裡。
一句全面考察,包含了太多未盡之意。
老書記這是在敲打啊,按程序走,全面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