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2頁)

一個念頭瞬間在王局長心中成型。

今年國慶,部裡肯定要搞大型文藝彙演,向上面展示工業戰線的新風貌。

文化部那幫人肯定又要指手畫腳,塞些不痛不癢的節目。

如果…如果能讓軋鋼廠這個蘇長順,弄出一個像《當家做主》那樣,真正反映工人生活,展現工業成就,又有藝術感染力的節目…

那豈不是狠狠地打了那幫文人的臉?也為工業部争了口氣?

他強壓下心頭的激動,臉上恢複了平靜,但看向蘇長順的眼神,已經完全不同了,那是一種發現璞玉的欣賞和期待。

他沉默了幾秒鐘,然後,他轉過頭,對楊廠長低聲說道,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帶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老楊,這個小蘇同志,是個好苗子。廠裡要多關心,工作上,多壓壓擔子,生活上,也要保障好,讓年輕人沒有後顧之憂,安心工作。"

楊廠長心頭一凜,這幾乎就是明示要重點培養蘇長順了。

雖然不明白王局長為何如此看重這個小幹事,但作為王局長的嫡系,楊廠長沒有絲毫猶豫,立刻鄭重應下。

"領導您放心,我們一定落實好,小蘇同志是廠裡的骨幹,我們肯定重點培養。"

王局長不再多言,微微颔首,繼續向前走去。

但所有人都能感覺到,這位大領導的心情似乎更好了,步伐也似乎更輕快了些。

蘇長順跟在後面,将王局長對楊廠長的交待聽得清清楚楚,每一個字都像錘子敲在他心上,好苗子,多壓擔子,保障好,安心工作,重點培養!

這幾乎就是為他鋪就了一條通往更高位置的青雲路,他強忍着心頭的激動,努力讓自己的呼吸保持平穩。

他知道,這場突如其來的機遇,源于他之前紮實的闆報工作和一次無心插柳的話劇口碑爆發。

而王局長那意味深長的一瞥和沉默,以及多壓擔子的指示,都預示着——更大的舞台和考驗,可能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