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1頁)

"科長,本子…初稿。"他把稿紙放在趙世武桌上,聲音帶着一絲熬夜後的沙啞。

趙世武剛端起茶缸,看見蘇長順這模樣吓了一跳:"哎喲我的祖宗,說了時間緊,也不用這麼拼命啊,這眼睛紅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熬壞了,拿什麼給廠裡幹活兒?"

他嘴上埋怨着,目光卻立刻落在那厚實的稿紙上,心裡一緊——真搞出來了?質量能行嗎?

他半信半疑地拿起稿紙,從第一頁開始翻看。

辦公室裡隻剩下趙世武翻動紙頁的沙沙聲和他漸漸變得沉重起來的呼吸聲。

他看到了鍛錘下李慶祥剛毅的身影和汗水晶瑩的定格,看到了賈東旭咬牙堅持的倔強臉龐,看到了老工人摩挲照片時的柔情與自豪,看到了工友間無聲的扶持與責罵裡的溫暖,看到了鋼鐵熔爐的壯美奔流,軋機轟鳴中鋼軌延伸的震撼力量…

畫面感撲面而來。

但真正讓趙世武心髒狂跳,喉嚨發緊的,是那從車間微觀到山河宏圖的升華構想。

那份稿紙仿佛帶着溫度,在他手中變得滾燙。

當看到蘇長順描繪的場景如何一步步拉升——從鍛工揮汗的角落,到軋鋼生産線的交響,到滿載鋼材的列車駛出廠門,再到那尚在孕育卻已孕育着無限力量的武漢長江大橋工地,最終化作一幅幅建設新中國的壯麗畫卷…

趙世武感覺自己的眼眶都有些發熱了。

那不是簡單的記錄,那是一種精神,一種千千萬萬和李慶祥,賈東旭一樣的普通工人,用汗水澆築國家未來的偉大。

一種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咬緊牙關,也要把共和國建設的決心可視化的震撼,這哪裡是紀錄片的劇本?

這分明是獻給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時代,獻給工人階級的一曲贊歌。

趙世武猛地合上最後一頁稿紙,胸膛劇烈起伏,他不是什麼文藝青年。

但此刻,他被這粗粝,滾燙,飽含力量的畫面和深深的内涵徹底擊中了。

他擡起頭,望向熬紅了眼等着結果的蘇長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