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地擡起頭,脫口而出,聲音因為震驚和急切甚至有些變調。
"等等,王局長,您剛才說…文藝科?不是…不是電影科嗎?"
話一出口,楊廠長和許富貴都驚愕地看向蘇長順。
許富貴是純粹的意外和不解。
文藝科?電影科?不都是好事嗎?
楊廠長則眼中閃過疑惑,覺得蘇長順有些失态了。
王局長顯然也沒料到蘇長順會有這麼大反應。
他微微一愣,但并未生氣。
他理解年輕人對新鮮事物的熱情和期待,尤其是蘇長順這個直接功臣,對電影二字自然情有獨鐘。
他語氣放緩,帶着一種高層領導特有的務實考量解釋道。
"小蘇啊,别激動。我知道你對電影這個詞有感情。最初,我脫口而出的也是電影科,這點沒錯。"
他看着蘇長順,像是要說服他,又像是在陳述一個再清晰不過的事實。
"可我仔細想想後,軋鋼廠是咱們工業部下屬的廠子,本質上不是專業的電影廠啊,我們最核心的任務,還是抓生産,搞建設,鋼鐵,機器,這才是咱們的根本。"
"電影拍攝這種事情,"王局長擺了擺手,"偶爾為之可以,比如這次,就是一次非常成功,非常必要的嘗試。但它不會是常态,以後可能幾年才拍一部重點題材的紀錄片,主要還是為了宣傳咱們工業建設的偉大成就。專門成立一個電影科,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閑着?這投入産出比不高嘛,資源上有點浪費了。"
他話鋒又一轉,條理清晰地闡述着自己的規劃。
"但是,工人文化生活這一塊,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忽視,每年五一勞動節,國慶節,還有傳統的慶祝活動,廠裡的文藝彙演,需要組織吧?工會負責群衆活動,但需要一個專業的口子來把握方向,提高質量,比如排練話劇,演樣闆戲,組織工人合唱團,甚至搞搞單口相聲,說個快闆,活躍活躍氣氛,這些不都是文藝工作嘛?"
王局長越說思路越清晰,雙手在空中劃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