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經此一事,在窩棚囤的聲望再上一層樓。
那幾乎人家對他感激的不行,說啥也要請他們一家子吃飯,還要送禮。
林海哪裡肯收啊,實在推脫不過,隻能讓他們幫忙砍三天柴火,就已經滿意。
莊戶人家最不缺的就是力氣,這柴火拿去賣也不值幾個錢,能用這個還了對方的人情,一個個都激動不已。
一不小心就幹多了,林海家的兩個院子都堆滿了,最後是把門口都堆出來一摞高高的柴禾垛,怕是足夠燒上一年的。
誰來他們家,不得對着這些柴禾評論一番。
“哈哈哈,這可真是衆人拾柴火焰高,林海的日子要火起來了哎。”
“看看這個,小娃娃們都要以此為榜樣,努力迎頭趕上,争做一個對村子有貢獻的人。”
林海覺得也挺有意義,跑去找那個村子裡的老秀才。
這人一把年紀了,年少時是參加過科考,是正兒八經的秀才老爺。
後面科舉取消了,老人家道中落就沒再做過學問。
但是一手毛筆字寫得龍飛鳳舞,那是十裡八鄉都讓人渴求的墨寶。
逢年過年,遇上大事的時候,就會有人特意登門來求。
比如福字,對聯,家族記事,紅白喜事記賬,寫信,甚至是宣傳标語等,是個很受尊敬的人。
林海這一次所求的,正是一個門頭,準備給自己的小院挂上兩個牌匾。
一個是柴扉話桑麻。
他雖然話不多,但骨子裡是個喜歡熱鬧的人,特别喜歡聽村裡的人呱啦家常。
歡迎大家夥來家裡紮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