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2頁)

“陛下!此物,絕非廢鐵!”李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拔高了幾分。

“此物名為‘馬蹄鐵’!請陛下試想,我大唐騎兵,遠征漠北,最懼者為何?非是敵軍之利刃,而是長途跋涉,戰馬蹄甲的磨損!”

“一匹良駒,一旦蹄甲磨損開裂,便等同于廢了!我軍不知有多少次,皆因此而贻誤戰機,甚至功敗垂成!”

“而此物!”李靖指着李世民手中的馬蹄鐵,眼中精光四射,“隻需将它釘在馬蹄之上,便如給我大唐的戰馬,穿上了一雙永遠磨不壞的鐵靴!”

“如此一來,我大唐騎兵的作戰半徑,将倍增于前!奔襲、追擊、迂回,再無後顧之憂!”

“陛下,這這難道不是神物嗎?!”

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铿锵有力!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是深谙軍旅之人。

幾乎是在瞬間,就明白了李靖話中的分量!

李世民的呼吸,陡然急促起來!

再次拿起那片馬蹄鐵,眼神徹底變了!

那不再是看一片廢鐵的眼神,而是看一座座城池,看一片片疆土的眼神!

他猛地站起身,繞出禦案,走到李靖面前,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此物此物是何人所制?是誰想出了如此驚世駭俗的天才之法?”

來了!

跪在地上的纥幹承基,心髒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最關鍵的時刻,到了。

李靖的目光,落在了纥幹承基的身上。

他沉聲答道:“回陛下,發現此物的,正是這位東宮千牛備身,纥幹承基。”

緊接着,他便将纥幹承基之前對他說的那套“偶然發現”的說辭,原原本本地,又對李世民複述了一遍。

他講得極為詳盡,将纥幹承基如何從馬夫處發現、如何心系軍國大事、如何不敢擅專,最終決定求教于他這個老将的過程,都描述得合情合理,天衣無縫。

李世民聽完,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他的目光,在李靖和纥幹承基之間,來回掃視。

帝王的猜疑心,讓他本能地覺得,這件事,太過巧合。

一個賦閑在家的軍神,一個剛剛被他安插入東宮的密探,一個不知來路的西域胡商,一件足以改變國運的“神物”

這些要素串聯在一起,背後,似乎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控着一切。

這個念頭,在他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但他随即又自我否定了。

不可能!

這一切,或許真的隻是一個天佑大唐的巧合?

想到這裡,李世民心中的猜疑,漸漸被巨大的驚喜和興奮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