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語氣,不容置疑,“吏部遴選之官員名單,孤,今日便要看到。”
“戶部之債券章程,工部之勘探計劃,三日之内,孤,要看到最終的成文!”
李承乾開始下達一道道具體而明确的命令,展現出了驚人的行動力。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此事已成定局之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了起來。
出列的,是太子少師,李綱。
這位須發皆白的老臣,是太子的老師,也是以剛正不阿,死守禮法聞名的當世大儒。
他顫巍巍地走到大殿中央,對着李承乾,深深一揖。
“殿下。”
“李師請講。”李承乾對他,還是保持着足夠的尊敬。
李綱擡起頭,老眼中,充滿了擔憂與不解。
“殿下興修水利,以工代赈,老臣,亦知是利國利民之善舉。”
“但,老臣有一事不明。”
“殿下為何要以‘東宮’之名,發行那所謂的‘債券’?又為何要将總司衙門,設在這東宮之内?”
他的聲音,陡然變得嚴厲起來。
“殿下!您是國之儲君,非是朝廷之宰相!儲君之責,在于修身養性,體悟聖人之道,而非插手具體政務,與百官争權!”
“您如今,将戶部、工部、吏部之權,盡攬于東宮一身,這這與另立一個‘小朝廷’,有何區别?!”
“此事若傳揚出去,陛下會如何想?天下人,又會如何想?”
“懇請殿下,三思而行!将總司衙門,交還尚書省管轄,以避‘儲君幹政’之嫌啊!”
李綱這番話,如同一盆冰水,兜頭澆在了剛剛還熱火朝天的氣氛之上。
他提出的,是一個最敏感,也最緻命的問題——權力逾制!
這也是所有世家官員,心中最想說,卻又不敢說的話!
瞬間,大殿之内,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李承乾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