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頁)

李綱見狀,臉色也緩和了許多,以為太子聽進了自己的勸告。

然而,李承乾接下來的話,卻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但,承乾,亦有一惑,想請教李師。”

李承乾直起身,目光變得清澈而又銳利。

“李師說,儲君之責,在于修身養性,體悟聖人之道。此言,承乾,不敢苟同。”

“何為‘聖人’?何為‘聖人之道’?”

李承乾不等李綱回答,便自問自答,聲音陡然拔高,響徹整個大殿!

“在我看來,那高坐于廟堂之上,空談仁義道德者,非是聖人!那著書立說,卻不知民間疾苦者,亦非聖人!”

“真正的聖人,是上古之大禹!他栉風沐雨,三過家門而不入,為的是疏通洪水,讓萬民有安身之所!”

“真正的聖人,是前秦之李冰!他父子二人,于蜀地興修都江堰,才有了後來的天府之國,沃野千裡!”

“他們的‘道’,不在書本裡,不在廟堂上!而在那滾滾的江河之中,在那萬頃的良田之内,在萬千百姓的飯碗裡!”

這番話,振聾發聩!

他直接跳出了“禮法”的辯論,将“聖人之道”的定義,從虛無缥缈的道德修養,拉到了“為民辦事”的實幹之上!

李綱被這番宏論,說得一愣,張了張嘴,卻不知該如何反駁。

李承乾沒有給他機會,繼續向前一步,目光炯炯地看着他。

“李師又說,儲君不當插手具體政務,以避‘幹政’之嫌。”

“承乾更是不解!”

“我,李承乾,是大唐的太子,是未來的君主!這天下的黎民百姓,在未來,都将是我的子民!這大唐的萬裡江山,在未來,都将由我來守護!”

“如今,我的子民,即将面臨大旱的威脅,食不果腹,流離失所!”

“我的江山,即将面臨天災的考驗,根基動搖!”

“而我這個未來的主人,卻要因為所謂的‘禮法’,因為那虛無缥缈的‘嫌疑’,就袖手旁觀,高坐于東宮之内,去修那什麼‘身’,養那不知所謂的‘性’嗎?!”

他的聲音,充滿了悲憤與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