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機,”李世民的聲音,沙啞而低沉,“你怎麼看?”
長孫無忌心中一凜。
他沉吟片刻,躬身答道:“陛下,若東宮奏報屬實,那‘鹽引’之法,實乃利國利民之不世奇功。可活府庫,可實邊軍,可興萬代之業。”
他首選是肯定了這件事的“功”。
“但”他又話鋒一轉,“太子殿下行事,确實過于激進。以雷霆手段,強行改變百年之制,恐會引得江南人心浮動,世家怨望。長此以往,非國家之福。”
又點出了這件事的“過”。
不偏不倚,滴水不漏。
李世民點了點頭。
但他的心中,卻另有計較。
看着那份奏報上“千萬貫”的字眼,眼中閃爍着帝王獨有的,對财富與權力的貪婪光芒。
江南人心浮動?世家怨望?
與“千萬貫”的國庫收入相比,這,又算得了什麼?
隻要有了錢,他就可以打造更強大的軍隊,可以發動更宏大的戰争,可以讓他“天可汗”的威名,播撒到更遠的地方!
至于那些被新法觸動了利益的江南鹽商和世家不過是一群待宰的肥羊罷了。
但,他不能讓承乾,如此輕易地,就将這份天大的功勞和權力,全部收入囊中。
這把名為“鹽引”的刀,太過鋒利了。
它必須,也隻能,掌握在朕這個天子的手中!
“傳朕旨意!”
李世民終于做出了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