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卻是截然不同。
幾位在之前的風暴中,因為站隊及時,或者說,因為家産早已被蠶食幹淨,而僥幸保全了性命的“舊士族”代表,也在秘密地議論着。
“你們都看到了嗎?”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手中也拿着一份“問診書”的抄本,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
“太子殿下他他這是在,為我們,鳴不平啊!”
“是啊!”另一個中年人,也激動地說道,“那最後一條,問得太好了!‘逆産,當歸國庫,還是,返還百姓’?這這分明是在質疑晉王,當初,将那些查抄的家産,私相授受,分給錢萬金那群白眼狼的做法!”
“太子殿下,這是這是要,為我們,翻案啊!”
“這,是我們的機會!是我們,奪回本該屬于我們的一切的,唯一的機會!”
一個年輕的士子,眼中燃燒着複仇的火焰。
“我們,必須立刻去拜見太子殿下!我們要,獻上我們的忠誠!去咬死,錢萬金那群,吃裡扒外的狗東西!”
這些被李治打壓到了牆角的“失敗者”們,從李承乾這份“問診書”中,竟看到了,東山再起的希望。
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站到太子的麾下。
哪怕,隻是當一顆複仇的棋子。
窪裡鄉。
當王大石,用他那粗糙的嗓門,将“問診書”上,那最後一條,用最通俗的大白話,念給鄉親們聽時。
整個打谷場,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殿下的意思,就是問問大家夥兒。晉王爺從那些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家裡,抄來的那些田,那些地,是該直接充公呢?還是,該分給,咱們這些,沒田沒地的窮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