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1頁)

大姐走後,李骁老老實實在家裡待了一下午。

黃四兒是趕在李有貴下班前過來的,給李骁送來了幾塊花布。

藍色居多,還有一塊兒做被面的紅色大牡丹花布,剩餘的都是真布頭了,小小一塊兒,白色黃色花的都有。

黃四兒說李骁要的那種布料,紡織廠還真有,不過黃四兒說如果隻要布頭,買殘次品就行。

因為機械問題,各種染色或者抽線等原因不合格的貨都積壓在倉庫。

夏天冬天的都有,除去少部分微瑕的可以降價銷售出去,剩下瑕疵嚴重的都堆積在那。

一針一線都是國家的東西,廠裡也不好随便處理。

有時候會作為員工福利發一些給工人拿回去用,但還是有不少剩餘。

今天拿的這幾塊兒就是黃四兒的朋友從家裡随便拿的,大塊兒的有半米長,小塊兒跟手絹似的。

紡織廠的那些就算是再便宜李骁也吃不下,這兩塊兒就夠他做一些去試水了。

現在還缺少松緊帶,剛好大姐給了他一塊多,于是李骁便帶着黃四兒拿着布頭離了家。

兩人趕去供銷社花五毛錢買了一捆松緊帶,估摸着能有兩米長。

到現在黃四兒仍然看不出李骁要做什麼。

接下來就是去借個縫紉機了,要是純手縫可太費勁了。

大姐這個時間應該是在糧站上班,李骁讓黃四兒明天去家裡找他,自己一個人帶着東西去了鋼廠街道這片的糧站點。

民以食為天,在這個年代,糧站算是最高大上的單位了。

負責每季收農民繳納的公糧和計劃内售糧。

誰家要是有人在糧站上班,那真是說出去都有面子。

私下裡不管是收糧還是售糧,有關系能省很多麻煩,而且每個月還有額外的副食票發。

當初李有貴能給李鳳弄一個這麼好的工作,那真是下了血本也正好趕上了機會。

現在恐怕花多少錢也沒有人願意把工作賣給别人。

鋼廠這片區域的糧站面積很大,負責這一條街的糧食,一進糧站大門,靠東邊有個小屋是辦手續的。

每個月街道上居民來領供應糧的時候,就拿着糧證、糧票來這邊登記蓋章,然後才能去外面領米面跟油。

正面大廳放了好幾台稱,盛滿了面粉、大米、棒子面的大木箱子順着牆面排成了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