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骁跟孫師傅研究了一天的國外先進機器的資料。
這些資料,是南臨大廠的技術員出國參觀交流學習後帶回來的,孫師傅也搞來了一份。
當然能看到的也隻有表面的數據,真正核心的東西人家是不會讓看。
國内他們這些鋼鐵建造業的設計師技術工們,也隻能對着這些表面數據研究。
試圖能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改進加快國内行業的發展。
李骁現在的腦子好使,各種數據看一遍就能準确無誤的說出來。
但他後世也真的沒有接觸過這個行業,所以也屬于是真正的行業新人。
未來的發展趨勢,李骁大概都知道,改革開放在即,可以選擇的路很多。
但他還是決定選擇自己後世學過的專業,計算機。
即便身處這樣的一個全民建設的時代,李骁也從未小瞧過這個時代的人。
正如廠裡的這些技術人員,每一個人都像是海綿一樣,瘋狂的吸取着各種信息和知識,使自己充實起來。
而那些知識又會轉化成新的養分,使得各行各業飛速的發展。
李骁記得後世看過這樣一句話,祖國用七十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西方發達國家300年左右的工業化進程。
現在,他就在這個過程中。
李骁不由得有些雄心萬丈,雖說後世的那個他也沒啥大出息。
可他有比現在人多了幾十年的見識,哪怕在其中隻能稍稍推動一點進程,也不枉費他經曆過這一遭。
下班後,寫寫算算,看了一天資料的李骁捏了捏鼻梁,做了個眼保健操,緩解了一下眼部疲勞。
孫師傅去車間了,讓他可以直接下班回家。